上海首批25家医院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
本报记者 顾泳 本报通讯员 曹黎静
大医院“看不上”,小医院“看不了”的常见病、多发病,老百姓到底该去哪儿问诊?上海去年给出答案:2019年10月全市启动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实现全市16个区全覆盖,其中首批25家医院成为建设单位。
何为“区域性医疗中心”?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区域性医疗中心立足区域医疗服务基本需求,向下辐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上与市级医院对接,同时承担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作为“上联下达”医疗枢纽,区域性医疗中心还将强化家庭医生为基础的“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服务体系,推动实现医疗服务能力效率“双提升”。区域性医疗中心如何破解百姓“看病难题”?作为首批建设单位,位于浦东新区的公利医院给出探索答案。
【硬核】院前院内信息衔接
10时许,疾驰而来的救护车停在公利医院急诊大门外,医护人员与急救人员进入“战斗”状态:急救人员把意识模糊的患者抬下车,将途中完成的心电图交接到医生手上,“胸痛1小时无缓解,血压130/80。”已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跳过送入急诊室的步骤,直接被推入导管室进行治疗。心内科主任陆纪德带领团队迅速到位:冠脉造影、球囊扩张、植入支架……从首次医疗接触到开通血管,历时仅40余分钟,患者转危为安。
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兜底急救”是硬核实力。记者了解到,公利医院是国家首批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及市卒中中心。十年间,在“救心、救脑、救命”的急救队伍基础上,持续优化救治流程,牵头周边洋泾、金桥等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急救中心,探索建立“卒中、创伤、胸痛、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五大急救中心,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的院前院内智能化信息衔接。如今,医院每年急诊量超过23万,年急救量1万以上,为83万周边居民构建黄金60分钟急救圈。
【周到】精准定位常见病
为常见病多发病打造精细诊疗,区域性医疗中心更需另辟蹊径。年过七旬的李阿姨近来左腰酸胀,检查后发现:输尿管已被结石堵死,尿液无法顺利排出。家人将阿姨送至公利医院后,最先等来的不是常规辅助检查,而是一张问卷,上面列满日常饮食、性格爱好、工作环境等。“怎么做手术还要问生活习惯?”李阿姨有些不解。原来,尿石症病情复杂,不同患者生活习惯与代谢情况各异,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经精准评估后,泌尿外科医生在多种术式中定制个性化手术及治疗方案,解除她多年的困扰。
精准定位常见病多发病,形成完整医疗服务体系。记者了解到,公利医院全面推行“首诊全程负责制”。院长姜宁介绍,“全周期的服务势必花费更多时间、耐心和精力,这是区域性医疗中心与三甲医院的根本区别。”迄今,公利医院已拥有42个学科,构建较为全面、科学的学科体系,涵盖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有效缓解周边居民看病“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一些常见病领域,医院临床优势相当突出,例如消化内科在国内领先,以胆胰疾病、胃肠疾病、消化内镜介入为特色,与浦东现有消化学科实现互补、相互促进;骨科主任杨铁毅还开创性在国内率先进行显微镜下脊柱手术,带动全科室进行精细化骨科手术实践;疼痛科创立至今13年,年门诊量近8000人次,住院微创治疗近200例,为大量暂时不需要手术治疗的慢性疼痛患者解除疾苦,提高生活质量。
【协同】共享影像药学服务
区域性医疗中心一大任务是带领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同质化发展。公利医院党委书记严建军说,医院与区域内外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金桥医联体”,实现区域医联体内影像、检验、病理、供应消毒、药学中心共享。以数据为桥连接起医疗资源“信息孤岛”,让先进医学理念深入社区每个角落。
伴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用药常识,更是临床亟待补缺的重点。“区域内老年人比例高,很多老人同时伴有多种慢性病,每天要吃十几种药。”内分泌科主任顾明君说。公利医院成立药学中心,设立精准用药技术平台、慢病用药管理平台、处方审核平台、药师人才培养平台、合理用药宣教平台等。区域性医疗中心药学专家通过治疗药物监测、药物治疗管理等多种工具,实行处方前置审核、处方事后点评等,为基层医师乃至老百姓普及科学用药知识,传递科学用药理念。除了药学中心外,公利医院影像中心连续七年远程PACS读片累计8万余人次,近三年为40万人次提供影像服务;检验、病理、供应消毒的共享也为“金桥医联体”内服务效率带来提升。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透露:下一步,上海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支持医联体建设的绩效激励、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形成市级医院、区域性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等医疗机构职责明晰、紧密合作的关系,促进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和上下联动,从制度设计上真正破解患者看病难、看病烦。
- 标签:
- 编辑:杨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