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肌肤问题  黑头

凉山战报|阿衣古哈莫的婚礼:拒要高额彩礼,穿上手工“婚纱”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本报记者 梁现瑞 侯冲

  从公路旁到岳父阿木以布家,要上几十步石梯,新郎木卡尔布几乎是一路小跑上去的。

  12月10日,冬日暖阳中,喜庆的氛围弥漫在凉山州北部大山深处的甘洛县玉田镇赤福村。

  当天是村里彝族姑娘阿衣古哈莫和邻村小伙木卡尔布大喜的日子,赤福村的村民几乎都来道贺。200多个亲戚朋友站满山坡,欢笑声不断。很多人都想瞅瞅,迎娶村里最漂亮的姑娘,男方将给多少彩礼。

  今年20岁的阿衣古哈莫是当地百里挑一的好姑娘:有文化,毕业于四川省彝文学校;工作好,在附近一个镇的幼教点当辅导员;颜值高,皮肤白皙,身材高挑;贤惠,孝敬父母,吃苦耐劳。

  村里几个小伙子暗地里打赌:“这么好的条件,没四五十万元恐怕出不了这个门。”

  彝族传统,结婚时彩礼越多,姑娘家在村里就越有面子。因为这种心理,很多女孩结婚,都会相互攀比彩礼的多少。

  这一次,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木卡尔布给的彩礼只有8800元。不仅彩礼少,婚宴也有点“寒碜”:没有大堆的坨坨肉和堆成小山般的啤酒,只有“九大碗”。阿衣古哈莫的嫁妆,也仅仅是一身彝族服饰的裙子、腰带、头饰和腰包。

  嫁妆虽少,情深义重。一身嫁衣,妈妈亲手缝制,用时近一年。在阿衣古哈莫看来,这套妈妈亲手缝制的衣服,是最美的“婚纱”。

  彩礼轻了,新郎心里的担子就卸了。他不是没有忐忑过。天价彩礼曾是横亘在凉山深度贫困地区的一座“大山”。在不少农村,彩礼动辄几十万元,且种类繁多,包括叔叔钱、舅舅钱等。许多家庭为筹办彩礼,不得不背上巨额债务,陷入贫困,“愁眉苦脸办喜事”。

  木卡尔布家不宽裕,父母都是当地农民,家庭年收入不到3万元,一下子拿不出几十万元。“女方家如索要高额彩礼,我只能去借去贷。”木卡尔布曾有过心理准备。

  阿衣古哈莫家也不富裕。她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父亲阿木以布和母亲阿衣介布都有病,靠种玉米土豆为生,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你们身体不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能收几十万元彩礼,日子不就好过了吗?”有亲戚建议,培养一个中专生不容易,再加上只有一个女儿,条件这么好,要多少钱男方都会给。

  面对诱惑,阿木以布也犹豫过。“嫁女富不了,吃狗饱不了。”阿衣介布的态度却异常坚定:“我们日子好了,他们日子咋办?”

  她的理由简单:要太多彩礼,男方家就会背上债务,最终还是会转嫁到小两口身上。“尊重我女儿,让她一辈子幸福平安,比啥子都重要。”阿衣介布认为,女儿结婚要高额彩礼,不是嫁女,是卖女。

  事实上,过去,因为高额彩礼,很多彝族妇女在家里没地位,甚至因为惧怕赔偿高额彩礼,即使生活不幸福也不敢提出离婚。

  阿衣介布的想法最终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记者在玉田镇走访发现,不收高额彩礼的人家不断增多。阿木以布的邻居,建档立卡贫困户木乃布卡一家,两个女儿出嫁时都没要彩礼。在觉铁村,村民木呷尔日有4个儿女,大儿子结婚给了3000元彩礼,小儿子结婚给了5000元彩礼,小女儿出嫁收了3500元彩礼。

  “有素养的人相互开亲,互帮互助;重钱财的人相互开亲,相互伤害。”这句彝族格言是木呷尔日一家人信奉的准则。

  玉田镇党委副书记尔古阿木告诉记者,为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进程,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各村已将限制高价彩礼写入村规民约,还成立德古委员会,对索要高价彩礼行为进行劝诫约束。全镇最近几年结婚的年轻人当中,八成左右的彩礼只有5万元左右。

  “木卡尔布们”迎亲的步伐轻快了,一个民族脱贫攻坚的进程加快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