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星光村:党建引领,扮靓“面子”挣回“票子”
弘扬诗歌文化,星光村专门为云峰诗社打造活动场所。本报记者余如波摄
“能人在乡创业、市民下乡置业、企业来乡兴业”,星光村底气从何而来?
12月3日,德阳市罗江区鄢家镇星光村沐浴在冬日暖阳中。
连日来,星光村党支部书记周华带着村民代表、村干部丈量土地,并将相关数据登记造册。明年5月,这里的800多亩土地将流转种植优质粮油作物。
面积仅2.65平方公里的星光村,闪耀着不一般的“星光”:全国文明村、四川省文明村、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四川省首批“四好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就在12月3日,住建部公布“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星光村同样位列其中。
这其中有星光村开展乡村基层治理的功劳。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包括星光村在内,罗江基层现代治理体系的实践已先期展开。
在星光村村口,一块牌匾引人注目:能人在乡创业、市民下乡置业、企业来乡兴业。底气从何而来?记者日前走进星光村,从基层治理的角度打探。
本报记者余如波
谁来治理? 支部引导,提升村民“自治力”
最近一段时间,星光村脐橙、椪柑集中上市,75岁的刘复清看在眼里、乐在心上。尽管早已卸任星光村党支部书记,近年来,他利用专业知识当起了义务“技术顾问”,指导星光村果农除虫、堆肥、浇水。
“发挥余热”的刘复清并非个例。在星光村基层治理中,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聚力乡村振兴。
星光村以往大都种植玉米、红苕等传统作物,经济价值不高。近年来,建成水果种植党员示范园6个,全部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通过带动,星光村水果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去年全村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
星光村党支部还试点推行“定向议事代表”制度,每10-15户推选1名议事代表,着力解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试行公益性墓地集中安葬便是一例。此前,鄢家镇打造“岭上花开乡愁记忆”主题公园,却被星光村六组田间地头的180多座坟茔“挡了道”。星光村通过农民夜校讲解,又由定向议事代表跟村民摆问题、找对策,将集中安葬、生态安葬的好处一一道来。大家最后达成一致:愿意迁的,迁到集中安葬点;不愿意迁的,就地平整坟头,取了墓碑,栽上果树。
重点是引导群众共同参与管理。周华介绍,星光村按照卫生搞好、柴草堆好、畜禽管好等“六个好”引导村民,带领村民制定了《养成好习惯的长效机制》,两个主要院子老百姓自发捐款建立基金,每周定向议事代表检查卫生,每月一评比,做得好的发洗衣液作为奖励,做得差的在院坝会上作检讨,形成监督氛围。
如何治理? 文化为媒,讲述星光“好故事”
今年9月28日,全国各地几十位诗人走进罗江采风,其中“乡村振兴示范点”一线首站便来到星光村。
这一路线设计并非偶然。罗江诗歌创作氛围浓厚,成立于1948年的云峰诗社至今尚存,鄢家镇被省文旅厅命名为“农民诗歌之乡”。去年,罗江相关部门在星光村规划修建了一处书屋,打造成云峰诗社聚会、读书、论诗的场所。
在星光村基层治理中,文化为媒、以文化人的事例比比皆是。星光村党支部充分挖掘本地农民诗歌文化、柚子文化,牵头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12支,培养文艺骨干120余人。最近5年来,星光村连续举办“农民春晚”,文艺爱好者上台表演自创的文艺节目,还对本年度“星级文明户”等进行表彰奖励,让全村父老乡亲“同吃一桌饭、同看一台戏”。
讲述星光村的独特故事。几年前,以星光村真实故事为原型、在星光村“蹲点”拍摄完成的8集电视剧《岭上花开》登上电视荧幕,讲述了一段发生在星光村柚田里的爱情故事,获得广泛关注。
“尽管摄制组离开了,村里人的自豪感仍延续着。乡亲们从电视剧里瞧见了自家的生活,电视剧又极大地提高了星光村、鄢家镇的知名度。”周华透露,目前,《岭上花开》第二部已进入筹备阶段,预计将于2020年开机拍摄。“上一部主要聚焦‘发展’,这一部主要关注‘振兴’。”
效果咋样? 内外兼修,村子美了经济活了
果园阡陌纵横,农家院落掩映其中;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家训家规悬挂在门口……然而,说起几年前的星光村,村民龙敦仁却直摇头:“鸡鸭遍地跑,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就说露天旱厕,娃娃们过节回来都不习惯。”
巨大转变源于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以生活污水为例,星光村采用了生态处理模式。“家家有化粪池,经过三级沉淀降解后达到农业生产用水标准,排入灌溉沟渠。”周华说,这套系统后期维护成本“基本为零”。
同时,星光村还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整治村容村貌。龙敦仁家中,就有两处自行打造的景观:左边,废旧的石磨、石碾组合成“石来运转”;右边,废弃茶壶挂在空中流出一股清水,称作“福从天上来”。
借助优美的环境、独具优势的水果产业,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在星光村兴起。2017年以来,星光村引进社会资本改建闲置农房,打造了户外拓展俱乐部、乡村咖啡屋、文化培训基地、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
“以前哪能想到家门口就能挣钱。”星光村农家乐“龙隐居”老板娘龙秀英介绍,家里房子闲置了十多年,2017年恰好遇上星光村整体规划升级。投入三四万元进行配套改造,还获得了政府发放的7500元补贴。
2018年,乡村旅游为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9585元,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20万元。“春节前,我们准备拿出15万元,为全村主路、院落道路安装200多盏太阳能路灯。”周华说。
- 标签:
- 编辑:杨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