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美容心得美容秘籍

王新华:加强中医学教育 打造高质量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4-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广州医科大学原校长王新华认为,中西医协同、医养结合、身心同护是实现健康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


“西医类专业学生对中医学的不全面或不正确认识不利于中西医结合目标的实现,加强和改革中医学教育能够促进中西医的双向结合。而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促进全民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王新华说。


加强中医学教育 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


王新华介绍,广州医科大学2007年开始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并将中医学作为部分西医专业的必修课,学时为70个,这已经超过了全国同类专业中医学课程的平均学时数。


但王新华表示,要把拥有完整体系的中医课程压缩在70个学时中非常困难,因此在西医专业里开展中医学教育,重点在教会学生中医的思维。“中医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国的哲学对于中医学有重要影响,西医学学生要重点学习的是一种思维,而不是具体的技术。”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把中医学作为西医院校、西医专业的必修课,增加学时数与实践时数,改革中医学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同时打通中医学专业的学生的培养跟西医的临床医学的学生培养的通道等。


王新华认为,政策的落地关键是理念的转变,需要引导西医学生树立对中医药文化的正确认知。“中医学的精华是思维方式,它从观察的方法入手,这与西医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还原分析的方法不同,因此不能够完全用西医的方法去评价和衡量中医的疗效。”通过中医学教育,普及中医整体观的理论体系,提高西医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其评价体系,使西医学生客观认识中医,能够更好地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如果没有西医的参与,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难以实现。”王新华说。


落实中医治未病 实现健康理念转变


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医学模式转变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医治未病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王新华表示,健康中国战略最核心的就是要实现从疾病诊治到健康促进的理念转变,中医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以病防病和愈后防复发三个原则,覆盖生命的全周期健康的全过程,是实现健康理念转变的抓手和核心。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王新华表示,现在政策有了,但落地仍存在瓶颈。目前,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尤其是在社区仍然薄弱,治未病理念尚未得到普及,服务量较小、面较窄,专业技术队伍缺乏,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仍然突出,还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治未病的需求。


王新华认为,要真正实现中医治未病,最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目前,无论是社区管理者、医生还是老百姓,大健康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对于健康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诊治层面,而对预防和养生未有足够的重视。”


  王新华提出,要推进中医治未病实施方案的落地,需要健全以中医治未病服务指导中心为龙头,中医治未病服务示范单位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为补充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治未病养生保健机构作为治未病服务的重要补充,支持医养结合机构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并向社区、家庭延伸;构建“高校+医院+社会力量+社区”为一体的政产学研用治未病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鼓励高等院校、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开展治未病研究,培养研究性治未病人才。


  “要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仅靠政府去推动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界参与和贡献力量。”王新华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