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饮食美容瘦身食谱

规范使用ICS治疗哮喘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3-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冬春交替季节支气管哮喘高发,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重要方法。那么,什么症状适合吸入激素治疗?如何使用?剂量多大?疗程多长?下面就吸入激素治疗哮喘的相关问题叙述如下,供参考。


  ICS治疗获GINA推广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治疗哮喘的特点为:激素吸入后可迅速直接到达炎症部位局部,直接抑制与哮喘有关的炎症细胞,降低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减轻黏膜水肿,抑制气道黏膜腺体过度分泌,清除黏液并降低气管高反应性。吸入用药能迅速、直接地作用于气道靶位,同时降低激素的全身不良反应。ICS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严重程度的哮喘患者。


  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委员会”(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于1995年发表的《哮喘全球防治战略指南》中,推广应用ICS治疗哮喘。


  临床上,经医师检查,确定为2级轻度持续哮喘:症状≥每周1次,但<每日1次,可能影响活动和睡眠;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占预计值≥80%或最大呼气流速(PEF)≥80%个人最佳值;用力呼气流速(FEF)或FEV1变异率为20%~30%,或者以往未经规范治疗的初诊哮喘患者,可选择低剂量ICS的治疗。



  四种ICS的用法


  目前可供临床应用的ICS有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二丙酸倍氯米松等,主要介绍以下几类:


  二丙酸倍氯米松(BDP) 二丙酸倍氯米松为地塞米松的衍生物,为定量气雾剂,规格为250ug×60喷。成人的常规维持剂量为每日吸1~2次,每次1~2喷。病情严重者,起始剂量为每日500ug~1000 ug,最大量每日不超过1mg,起效后逐渐减少到最小维持剂量。


  布地奈德(BUD) 有气雾剂和粉剂两种剂型,规格为气雾剂50ug×200喷、200 ug×100喷;干粉吸入剂100 ug× 200吸、200ug× (100~200)吸。成人气雾吸入布地奈德起始剂量为每日400ug~1600ug,每日2次,有效后减至最小维持量,通常为每日400ug~800ug,每日2次。布地奈德的抗炎作用较二丙酸倍氯米松强。


  丙酸氟替卡松(FP) 丙酸氟替卡松有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和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混合粉剂两种,成人应用辅舒酮的剂量为每日250ug~500ug,分1~2次吸入,重症可加量至500ug~1000ug,或者按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等效起始剂量的半量为标准量。混合粉剂的应用剂量为成人和12岁以上的青少年每日2次,每次1喷(50ug沙美特罗/l 00ug丙酸氟替卡松)或每次1喷(50ug沙美特罗/250ug丙酸氟替卡松),2次/日。4岁及4岁以上儿童每日2次,每次1喷(50ug沙美特罗/l 00ug丙酸氟替卡松)。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混合粉剂 应用剂量为成人和12岁及12岁以上的青少年1~2吸/次,每日2次(160ug布地奈德/4.5ug福莫特罗);而对于80ug布地奈德4.5ug福莫特罗来讲,推荐剂量为成人(18岁及18岁以上)1~2吸/次,每日2次,有些病人可能需要使用量达到4吸/次,1日2次;青少年(12~17岁)1~2吸/次,1日2次;儿童(6岁和6岁以上)2吸/次,1日2次(见表)。


  需要注意的是,ICS有多种剂型,如定量雾化吸入器、干粉吸入器等。吸入方法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患者应有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前应主动向医师或药师咨询正确用法。


  科学使用很重要


  支气管哮喘的维持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病程不足两年的轻-中度慢性哮喘患者,可在吸入激素2~3个月、中度慢性哮喘患者在用药3~6个月病情稳定后开始减量。每1~3个月递减1次,递减比例控制在5%~10%为宜。在减量过程中,须通过对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检测,逐渐摸索出一个可以控制症状的最低剂量作为维持吸入剂量(即GI NA所说的“降阶梯”疗法)。患者切记不能自己停药和减量,因为症状缓解与慢性气道炎症的消失并不同步,通常症状改善在先,慢性气道炎症消退在后,过早减量或停药会引起病情的反弹,出现哮喘急性发作。


  临床医生应提醒患者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一定要遵医嘱坚持用药,即使在症状缓解期也应按维持量吸入治疗。而当病情未见显著改善或更趋严重时不能自行增加吸入剂量,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升阶梯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二是每次吸入治疗后,应用生理盐水漱口,这一方面可减轻由于吸入治疗造成的声嘶和咽部不适感,另一方面还可预防口腔真菌感染。三是糖皮质激素吸入剂量虽然较口服小,产生副作用的几率相对较小,但还是应该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了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如肥胖、多毛、皮肤菲薄、肌无力、水肿、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症状。(作者系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主任药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