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时节,五大因素推高北方寒地高血压发生率
今年进入小寒以来,滚滚寒潮一场接一场地席卷了全国绝大多数的省份,尤其是在北方地区,零下三四十度的情况随处可见,在公众眼里,无疑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最冷只有更冷”。在这种极寒的天气里,心脑血管疾病自然也随之“水涨船高”。
当前,高血压已成为国人心血管病的头号危险因素,并上升为全球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死于高血压的心血管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病人高达50%,并且每年新增高血压病例逾千万人,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已达3亿多。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人体血压更是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由寒冷时节所致的顽固性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房纤颤、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显著增加,但寒冷作为健康的重大“杀手”常常被忽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田野教授专门就北方寒地高血压的患病特点及对心血管病的五大不良影响因素,为读者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全面阐释。
绝对低温
暴露于极端气温可诱发血压、血液粘稠度、胆固醇和心率显著变化。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易受极端气温影响的人群亦不断增多,并且增大了未来的疾病负担。田野指出,人是最为严格意义上的恒温动物,核心温度(是指心脑肺等主要脏器温度)通常维持在37℃为中心的一个狭窄范围内波动,极端情况时可向上浮动正3℃达40.5℃,向下只有负1℃至36℃,超出这个范围生命活动将受到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专家曾收集到美国50个城市1989-2000年期间发生的6513330例死亡与气象数据,采用病例交叉设计分析了极端气温与全因死亡的关系(其主要死因是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统计结果表明,所有城市中寒冷月份的平均温度为-4.1℃至14.5-4.1℃,其中明尼阿波里斯极寒温度最低为-17.2℃。研究显示,极寒天气条件下,可使心梗和心脏骤停的死亡率大幅上扬。
作为我国寒冷地区的代表城市之一,地处北纬45度的哈尔滨一年中有5个月是冰封时期,冬季最低温度经常在零下三十八九度。每年冬季气温降至零下19度以下时,本埠死亡人数随温度走低而显著上升,其中2.7%的人口死亡可归因于低温寒冷,尤其是冠心病病人受低温寒冷的冲击最大。
温度骤降
我国南北纬度广,东西经度跨度大,使得气候复杂多样。北方寒冷地区因纬度高,只能经受太阳斜射,加上白昼时间短,这就造成了南北气温差别巨大。同时,北方寒地易受西北方向来的冬季风和寒潮侵袭,以及受突发降雨、降雪的干扰,经常出现气温骤降的极端情况。当昼夜温差大于9.6°C时,因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慢性阻塞性肺炎引起的急性事件发生率则显著提高。
有随访结果显示,血压高低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加拿大医生观察到,降雪量和降雪时间对心梗病人入院率及死亡率有紧密关联,且这种关系在降雪后的第二天最明显,两到三天的持续降雪还会进一步增加心梗的可能。韩国学者在分析昼夜温度范围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入院率的影响中发现,昼夜温差范围每增加1℃,心衰和哮喘的入院率则分别提高3%和1.1%,其中老年人最易受牵连。
研究表明,大气温度每下降10℃,总的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可增加13%,冠心病事件和死亡率增加11%,经常性事件增加26%。还有研究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老人还是年轻人,脑出血的发生率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其中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在冬季最高,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低。田野解释,由于人体温度调节系统处理突发情况能力有限,突发温度变异会带来人体相应变化,例如血胆固醇、心率和血小板黏度均增加,则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因此一日内较大的温度变化可致人群中出现超额死亡。
季节变化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领土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由于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也千差万别,气温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早在20世纪20年代,学术界就发现冬季血压增高的现象,此后血压的季节变化开始受到人们重视。
一项慢性病研究曾分析了我国10个地区的数据,这10个地区的血压水平总体呈季节性变化规律,但不同地区收缩压的季节性差异仍有所不同。如浙江省平均收缩压在冬季与夏季相差16毫米汞柱,海口平均收缩压在冬季与夏季相差4毫米汞柱,哈尔滨平均收缩压在冬季与夏季相差7毫米汞柱。分析后者奇特的原因,田野认为,尽管地处气候寒冷的东北部地区,哈尔滨市冬夏收缩压水平相差并不大,这可能是因为本埠冬季有集中供暖,所以冬季室内温度与夏季比较相差很小。
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不仅与血压水平息息相关,也与气温的季节性变化所累计的其他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关联。有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心血管疾病所致心衰相比,心梗引起的心衰更易受气温的左右,冬夏季的发生率分别为42%和13%,二者相差悬殊。研究人员还发现,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呈季节性变化,冬季心血管死亡风险比夏季增至41%。
新近一项来自15个大城市、包括1936116个心血管疾病死亡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病例中,17.1%归因于温度气候,其中15.8%是由于寒冷所导致的死亡,1.3%是因炎热引发的死亡。
南北迁徙
时下,随着交通的便捷、经济的富足及人们养生观念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热衷于“候鸟”式生活,冬天离开凛冽的北方,成群结队到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避寒,春夏时节再度“北归”。殊不知,在一南一北的旅途中,人为的气候环境的改变,往往出现乐极生悲的局面。
以三亚为例,这个迷人的城市地处热带,属季风热带气候区域,寒暑变化不大,年均气温23.8℃。然而在秋冬季节由东北、华北和西北来三亚居住、旅游或度假将会在数小时内跨越2个或以上不同气候带,迁徙前后两地温差达25-55℃,这种“过山车”般的温度骤变,极易引起身体不适,造成血压的波动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突袭。
有学者在描绘心血管疾病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U、V、J型)发现,当U型曲线温度低于冷温度阈值及高于热温度阈值时,心血管病死亡率就会“水涨船高”。与寒冷不同,高温可直接导致心血管病人死亡,寒冷只是间接起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则显示,温度波动比气温本身对脑梗发病率、死亡率的影响更大。田野解释说,温度变化会引起血压变化,血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实验表明,当室外气温大于10℃时,温度每上升1℃,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0.4和0.28毫米汞柱,一旦因“热应激”骤然升高人体温度,即可使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减慢30%,极易酿成脑梗的风险。
生活习惯
高血压肾病除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外,环境背景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除了气温对心血管疾病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外,北方寒地特别是东北地区还包括钠盐过多摄入、大量饮酒、摄入高热量食物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
以地处我国高纬地区的黑龙江为例,该省无霜期短,冬季漫长寒冷,居民“管不住嘴,迈不开腿”,不合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随处可见,其中油脂食用量过高,人均每天34.2克,超过国家推荐量30克的14%;食盐摄入量大,人均每天13.3克,超过国家推荐量6克的122%;因室外温度低而缺少运动,从不锻炼率高达80.5%;高收入人群营养过剩,中年人超重肥胖率高达69.6%。上述诸多原因使黑龙江成为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区和重灾区,致使全省人均期望寿命明显偏低,2013年为74.3岁,比全国平均75岁低0.7岁。
针对上述问题,田野给出的忠告和建议是:首先,寒地居民在极寒天气状况下最好待在室内,如要外出一定要采取防寒保暖措施,以避免心脑血管事件带来的不测;二是寒地高血压病人在气温骤降及季节更替时,务必加强血压的自我监测,密切关注血压值,警惕因外界温度变化所致的血压急剧变化;三是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值急剧升高时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我任意用药不当酿成危险;四是准备秋冬季由温带或寒带到热带居住、休闲旅游的中老年人,在出发前需全面接受体格检查,当两地温差小于30℃时,长途迁徙可减少温差造成的心血管意外,有脑血管闭塞或重度狭窄者应遵从医生意见。五是合理膳食,做到低盐、低脂,少食动物内脏及鱿鱼、蛋黄等;同时戒烟限酒,适当参加运动,以减轻体重,防止肥胖。
最近的健康指南推荐至少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此外,家庭自测血压是高血压病人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的重要工具。田野建议,每个有条件的人都要进行家庭血压监测与风险评估,并配合医师进行有效管理。
知识链接:
广义的寒冷地区包括严寒地区及寒冷地区,集中于我国北部。严寒地区主要是指最冷月平均温度≤-10℃或日平均≤5℃且持续145天以上的地区,包括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西藏北部、青海等地。寒冷地区主要是指最冷月份平均温度在0℃-10℃的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宁夏、陕西大部、辽宁南部、甘肃中东部、新疆南部、河南、安徽、江苏北部以及西藏南部等地区。寒冷低温是这些地区冬季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表现为寒潮频繁、室内外温差达50℃、昼夜温差大。低温对人的心血管系统有不利作用,机体相应会因环境而表现为寒冷应激。寒冷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可致顽固性高血压、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病显著增加。(衣晓峰)
- 标签:92共识
- 编辑:杨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