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参考数据库审评考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加强对骨质疏松症危险人群的早期识别意义重大。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医生可结合其测定结果和相关临床因素诊断骨质疏松症并评估骨折风险。骨密度测量需要与参考数据库进行对比,但是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国家层面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的中国人群数据库。本文对此类产品参考数据库审评要求进行探讨。
产品概述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的测量原理是利用不同组织对于 X 射线吸收不同的特性,获得高低两种能量的 X 射线穿过人体组织的衰减数据,进而计算出骨密度。通常由高压发生器、X射线管组件、探测器、图像处理工作站、扫描架、患者支撑装置、激光定位器、附件(如定位垫)组成。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按照测量部位可分为中轴骨(主要用于椎骨、股骨)和外周骨(用于前臂、跟骨)产品;按照双能产生方式可分为脉冲电压方式、双能曝光方式、恒稳电压方式、双能探测器方式;按照扫描方式可分为笔形束扫描、宽角扇形束扫描、锥形束扫描、窄角扇形扫描。
参考数据库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指出对于绝经后女性、50 岁及以上男性,骨密度值降低等于和超过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骨峰值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其骨密度水平通常用T值表示,即相对于同种族同性别健康青年人参考数据库的计算值。对于儿童、绝经前女性和50岁以下男性,其骨密度水平用Z值表示,即相对于同种族同性别同龄人参考数据库的计算值。
由此可见,参考数据库是计算T值和Z值的重要工具。目前美国制造商多选用第3次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普查(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 Ⅲ, NHANES Ⅲ)参考数据库,日本制造商多采用日本骨代谢学会、日本骨质疏松症学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2012年版)》参考数据库。我国目前尚无国家层面的参考数据库,国内制造商参考数据库建设成本太高,难以完成国家层面的数据收集,采用临床文献数据库也有局限性,因此多采用数学方法获取已上市产品的数据库。
临床对于参考数据库的选用存在争议。一种观点主张采用中国人参考数据库,国内已有中国人群数据库相关研究,部分产品已有中国人群参考数据库。临床专家建议构建中国人群参考数据库最低要求,成人数据库按照年龄(10岁一组)、性别、地区(南方、北方)分层构建,总例数840例,儿童数据库考虑伦理问题不做要求。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采用的是WHO推荐的临床诊断标准,因我国尚无诊断标准和国家层面的参考数据库,所以可以采用WTO推荐的NHANES Ⅲ数据。
综合各方意见以及临床实际使用情况,要求制造商应公布产品所用参考数据库,由医生自行选定参考人群。同时,建议制造商提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人群参考数据库:若采用专业杂志公开发表的参考数据库,应提供数据出处;若通过数据采集构建参考数据库,应提供数据采集的质控流程以及要求,包括操作者和采集设备相关要求;若采用已上市产品的参考数据库,应使用该产品的测量结果进行校准,明确校准公式或算法,并提供测量结果一致性的验证资料。
参考数据库至少应包括样本数据来源、抽样方法、样本量、样本人群特征(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民族、种族、地域等)、扫描部位(如腰椎、前臂等)、体成分测量结果(骨骼、肌肉及脂肪)、入排标准、参考文献等信息。
上市后若更新参考数据库,如扩充样本量等,应参照上述方法提供参考数据库构建等相关资料。
目前,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中进口产品大多为中轴骨产品,并不断推出新功能,国产产品大多为外周骨产品,正在研发中轴骨产品。同时,考虑到参考数据库的重要性,呼吁相关部门加快构建基于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的中国人群骨密度参考数据库。
- 标签:苏紫紫人体艺术照片
- 编辑:杨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