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烁带娃引争议,网友心疼孩子:父母做到这4点,拉近亲子关系
综艺节目《一起出发吧》刚开播,杨烁就被骂上了热搜,理由是"他对儿子太苛刻了"。
下车的时候,儿子杨雨辰没有朝着他下车的方向走,他就命令儿子重新下车。
走路的时候,儿子有点内八,他就命令儿子跑回原点,脚尖朝前再走一遍。
孩子走路慢,他发火。
不满意儿子选的房间,他发火。
儿子叠衣服慢,他也要发火。
网友纷纷留言:想起来了自己的童年阴影。
这不禁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北大博士失联20年"的事情,母亲病重,这个消失20年的孩子,在全家人想方设法找到他,希望他回家见一面母亲,他却只用七个字回绝:清官难断家务事。
我们不知道他和家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我们也无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论。但这件事情的背后值得我们去反思,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学会如何更好地相处呢?
父母做到这4件事,更容易养出温暖的孩子,亲子关系更融洽。
01 无条件接纳你的孩子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写道:"将来你做母亲以后,要记得,给孩子无限的情绪上的支持和认同。"
张德芬曾经成功,但她并不快乐。卸下所有的光环,她发现她的人生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是她的父母期待的。
在一次返台的飞机上,她想到和母亲的关系,就泪流满面,坐在一旁的女儿问妈妈为什么哭?她对女儿说,"我希望我妈妈能够完全接受我,不要有条件的爱我。"
然后她对女儿说,"妈妈永远都无条件爱你,无论你做了什么,变成什么,我对你的爱都不会改变,而且都会显露在外。"
她走上身心灵修炼的道路,为了寻找自己内在的快乐和满足感,修补过去因为不被父母接纳,遗留下来的负面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学会接纳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02 懂得欣赏你的孩子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分成A和B两组,并告诉饲养员A组老鼠很聪明,而B组的智力为普通水平。几个月后用这两组老鼠做穿越迷宫的测试,结果发现A组老鼠最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罗森塔尔教授受到启发,他想证明这种效应是否也会发生在人身上。他来到学校,从1-6年级各抽取三个班的学生,随意抽一部分"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给老师和校长,叮嘱他们务必保密。
8个月之后,罗森塔尔和助理们对这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惊人:在名单出现的学生,每个学生成绩都有很大的进步,性格更活泼、自信。
挖掘孩子隐藏的内在潜能,关键是父母或身边的人用什么样眼光去看待他。用欣赏的眼光,孩子就变得越来越自信。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是由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和爱而产生一种积极效应。
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懂得欣赏他的父母。
03 懂得尊重你的孩子
知乎有一个问题:有哪些时候真的对父母感到失望?回答频率最高的就是父母当众批评责骂。
其中一位网友这样讲:
"小时候每次被妈妈当众批评都觉得特别丢脸,那个时候特别羡慕邻居家的妹妹,因为她从来没有被父母当面骂过。她的父母也会教训她,都是回家关起门来教训,不会有人围观。而我妈每次都向左邻右舍嚷嚷,非要弄得全世界人都知道。可她不知道,我宁愿她关起门来打我一顿,在我的童年认知里,士可杀,不可辱。"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通常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尊重,但孩子心内极度渴望父母理解和尊重自己。
尹建莉老师认为,父母亲跟孩子相处中是不是理解孩子,是不是让孩子感觉舒服和自然,这是特别重要的。孩子跟你相处当中如果老是紧张、没有被尊重,或者他觉得受到的拘束太多,他就会觉得不快乐。
孩子内心不快乐的源头,来自于与父母的紧张相处模式,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尊重。
04 适当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
武志红老师分享台湾心理治疗界"总舵主"王浩威讲的一个故事:
一位硕士研究生因为一再自杀被家人带到他的门诊,他问:"为什么需要结束这么杰出的生命呢?"话刚问完,发现对方瞪着他看,他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沉默过后,父亲推了儿子的肩,说:"怎么还不说话?这么不礼貌。"
于是,王浩威一下子明白了,这个儿子即使再优秀,在他的爸爸面前,连保持沉默的权利都没有,还要遭遇像小孩子一般的对待。王浩威打破僵局,他说:"你不回答我可以了解,可是,为什么这样子你也不会生气呢?"
爸爸依然意识不到孩子的问题根源在哪?儿子连说话和沉默的权利都没有,爸爸就像一个紧握线的风筝,把孩子的人生和自己捆绑起来。
即使孩子已经是成年人了,父母还是不能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断地入侵孩子的边界。父母应该明白,孩子和自己是彼此独立的个体。父母在适当的时机,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
孩子的问题折射出父母的问题,父母到处寻给孩子"寻医治病",急切希望解决孩子的问题。其实,父母不知道,自己才是真正的解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在家庭这个大熔炉里,想要铸造一个好的容器,就是:
当孩子把事情做好的时候,认可和鼓励他;
孩子挫败需要支持的时候,陪伴和支持他。
END
文: 茹月,图片选自网络,侵权删。
- 标签:
- 编辑:杨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