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我!北京七旬大爷“跑马”要再破3小时
23载,跑了60多场全程马拉松,参加的15届北马中,4次获年龄组第一,3次获年龄组第二,全马个人最好成绩2小时56分42秒……在能人辈出的“跑马圈儿”里,这样一组成绩也是令人拜服的。让人更加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成绩竟都来自70岁的大爷——关景学。
12月22日,记者走进训练场,听关大爷分享他“跑马”的苦与乐,也在只言片语中,揭开了老人“跑马”的“秘诀”。
晨练——
坚持跑步23载风雨无阻
初冬的北京,寒气袭人。零下三四摄氏度的气温下,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仍感到冰凉刺骨。
凌晨5时了,天仍是黑漆漆的。这时的望和公园隐约的路灯下,年过七旬的关景学和他的跑友们却开始了热身训练。
“跑起来就不冷了,跑个10分钟身上就热乎了。”只穿了两层单衣、一件薄马甲和一条紧身运动裤的关老爷子活动着手腕、脚腕,为接下来的长跑做着准备。
“出发!”六名跑友排成一队,绕着公园开始慢跑。
1圈,2圈,3圈……随着距离和速度不断增加,关大爷的呼吸节奏逐渐加快,额头上也冒出一层薄汗。
50分钟过去了,队友中已有人喘起了粗气,步伐也越发的沉重,可关大爷的脚步依然稳健、轻盈,看不出丝毫疲惫。
一连跑了19公里,关大爷才慢慢地停下脚步,来到路边做了几个深呼吸,又活动了下手脚,才几分钟,已是气不长喘了。
“这样的晨练,我已坚持了23年,很多年轻人,都被我熬跑了……”关大爷说。
名人——
谁也比不了的精神头儿
“个头不高,精瘦、硬朗,没有肚腩和一丝赘肉,尤其是腿部的肌肉绷得紧紧的,轮廓分明。只是一头白发,才表明这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走近关景学,人们都会发现他与同龄人格外不同。
“关大爷,是公园里的‘名人’,刮风下雨都来跑步,我们每天六七点钟刚开始跑,他老人家都跑了十几公里了,这精神头谁比得了?”在望和公园提起关景学,小伙子的言语中尽显钦佩之情。
“跑步锻炼20多年,从不生病,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坐在路边,关大爷与记者分享起他与跑步结缘的故事。
“1996年,还是一名纺织工人的我,已人到中年,常感到身体大不如前。当年的纺织厂附近有一个田径场,我就每天下班后去跑上个四五圈,虽然累得气喘吁吁,却开启了我的长跑生涯。”关景学回忆,当时,正好有一支跑团在田径场训练。跑团里与我同岁的老孟,那时候就已经取得过全马2小时22分的好成绩了。
“和我们一起跑吧!”在老孟的带动下,我加入了长跑。一开始,我只能跟在队伍后面,几公里下来,腿抽筋,肌肉疼得连自行车都骑不了,只好推着车走回家。
“可架不住,我能坚持呀!日复一日,我越跑越带劲儿。不久,在泰山国际登山节,获得了第四名。又在登辽宁千山比赛中拿了第一。这让我更增加了信心。”关景学说。
挑战
首次“跑马”差点儿“破3”
2004年,跑了八年的关景学不再满足于跑步锻炼,他第一次挑战职业竞赛——北京马拉松。
全程42.195公里,对于平时只跑过十几公里的关景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站在起跑区前的他既兴奋又紧张。
发令枪响,关景学随着人流向前冲去。没有比赛经验的他只穿了一双薄袜子,刚跑到20公里,脚上就磨出了水泡。忍着疼继续跑到了30公里,关景学的体能下降到了极点。双腿肌肉酸痛,就像灌了铅一样,每迈一步都十分沉重。于是,他放慢脚步,调整着呼吸,咬牙一步一步地坚持着。
“快慢都无所谓,只要能到终点就行。”关景学在心里给自个儿鼓着劲儿,慢慢地突破了身体的极限期。
还有最后几公里,听到沿途志愿者不停的呐喊加油,关景学使出浑身力气向终点冲刺。3小时1分40秒,一报成绩,周围全是欢呼和掌声……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关大爷仍激动不已,“突破自我的喜悦和兴奋,让我忘了双腿和脚上的疼痛,直到后来脱下鞋,才发现我脚上的水泡都磨破了,袜子都脱不下来了。”
首次跑马的成绩就离“破3”只差一点,关景学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再战马拉松,争取冲进3小时以内。
心愿——
跑到跑不动的那一天
上海、厦门、新疆、海口、秦皇岛,甚至是远到美国波士顿……从2006年至今,全国各地的马拉松,关景学场场不落,连国际上著名的马拉松比赛也留下了关大爷的足迹。
随着日积月累的锻炼,加之大赛经验愈加丰富,关大爷不断刷新着自己的记录。时至今日,他一共跑了60多场全马、7场半马。2012年的厦门马拉松,63岁的他跑出了个人最好成绩2小时56分42秒,成功“破3”;在2013至2018年的北京马拉松上,他四次斩获年龄组第一,两次取得了年龄组第二的佳绩。
今年11月举办的北马上,70岁的关大爷以3小时1分55秒,再次取得了65岁以上年龄组的第二名。不过,他对这个成绩并不满意。“我的目标是在73岁前,再跑进一次全马3小时以内。”
年龄大了,体能也有所下降,可关大爷为了完成再次“破3”的心愿,给自己制定了一份更为严苛的训练计划:每天早上在望和公园跑1个小时;每周三下午去奥体中心,参加俱乐部系统性的跑步训练;每周日去奥森公园,练习25至30公里的长距离跑。
“人生就是一次次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过程。我会一直跑,跑到自己跑不动那天为止。”关大爷说。
变迁——
老年人“跑马”已成为时尚
70岁,跑过了15届北马的关老,见证了北京马拉松的变化。他记得2004年第一次参加北马时,报名的人数很少,50岁以上的高龄跑者更是屈指可数。那时候北马还不分年龄组,不用抽签。
随着全民健身蓬勃发展,马拉松运动日趋火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跑马的队伍。尤其是2013年以后,发展更是明显,跑马的队伍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老年跑者的身影。“近几年,跑马拉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3万个北马名额,10万人争抢,年龄略大的跑友人数也在逐渐增多。我上个月参加的全国老将田径锦标赛上,还有百岁老人参加100米的比赛。”关大爷说。
在关景学所在的元大都马拉松冠军俱乐部的600名队员中,50至60岁年龄段的跑者有65人,60岁以上的跑者有5人,其中不乏成绩卓然的。据统计,50岁以上的队员个人最好成绩在3小时以内的有7人;成绩在3小时至3小时20分之间的有17人,其余的个人最好成绩也基本都在3小时30分至4小时。
与关景学同一个俱乐部的老谭今年65岁,他从2015年开始跑步,2017年首次跑全马以4小时54分成绩完赛,经过两年的训练,如今全马个人最好成绩3小时30分。60岁的邱红利参加过10届北马,今年北马以2小时53分的成绩完赛。
这些老年人与关景学一样,最开始跑步的目的都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慢慢地把跑步当成了一种乐趣和一种生活状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中大多数人从年轻时就有一定的运动基础。
提示——
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 减少风险
元大都马拉松冠军俱乐部朱总教练提醒,由于马拉松对运动能力是一个极大挑战,存在一定风险,中老年人参加需要量力而行。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衰退,在选择跑步健身前,要做一个全面体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一个评估。
朱教练建议,年龄在60岁以上、零运动基础的老年人,可以先从走步开始,每天走2公里、3公里、4公里……逐渐地增加走步的距离。坚持走步一段时间后,感觉到有一定体力了,腿部力量和心肺功能提高了,可以从慢走变为快走,逐渐增加速度。通过长时间持续地锻炼,可以从快走到小步颠起来,走走跑跑,坚持每天1个小时到1个半小时的运动量,还可以适当的去爬山。
“老年人健身,总体原则是循序渐进,慢慢来,一定要养成锻炼的习惯。”朱教练说,老年人的体能有所增长之后,还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小力量练习,比如腰背肌拉伸、小蹲步等。也可以借助公园里的健身器械进行锻炼,爬山也是不错的选择。“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摔跤?就是因为腿上没劲儿,腿部肌肉力量差,适当的小力量练习可以增强腿部力量。”
而有一定运动基础的老年人想要通过跑步健身,也不能上来就跑,一定要先做好热身。在跑步时,可以保持配速在每公里8分钟左右,跑步的距离循序渐进地增加。坚持一两个星期后,跑步的强度习惯了,可以在途中适当快一点、慢一点,通过间歇跑提高心肺功能。
在跑步后,要做好颈部、三角肌、后肌群、大腿前侧、比目鱼肌、臀大肌等肌肉的拉伸,这是为了跑步后的肌肉恢复,防止肌肉黏连。
- 标签:
- 编辑:杨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