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到碗里来”
新华社昆明12月11日电 题:“幸福都到碗里来”
新华社记者杨静
阳光明媚的冬季,尼西乡岗曲河水清澈如碧。屋内的鲁茸卓玛正认真地给木碗勾线,金色的木碗在她手中熠熠闪光。
50岁的鲁茸卓玛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幸福村的村民。这里有制作木碗的传统,她18岁跟着爷爷开始学习藏族木碗制作技艺,现是木碗的省级非遗传承人。
迪庆藏区木碗制作技艺可追溯至一千多年前,但过去大家只觉得这是件普通的器皿,都是自家做、自家用,如果有多余的才辗转到外地销售。
“价格低、销路少。”同村的王友贵今年68岁,为了把木碗卖出去,他曾坐着手扶拖拉机到西藏。以前,为了讨生活,不少村里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
随着迪庆州在木碗非遗方面保护措施的增加,当地开始组织木碗手工艺人去到外地学习,并逐渐探索木碗产品多元化路子。除了糌粑盒、茶叶盒等日常木碗产品外,笔筒、装饰品等具有藏式木碗元素的手工艺品也开始出现。
“更重要的是形成产销对接,把产品推销出去。”迪庆州文旅局局长鲁志军介绍,精准扶贫以来,迪庆州发力推进旅游扶贫,在打造旅游线路时,充分将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相结合,并以非遗为切入点撬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体验黑陶和木碗制作已成为迪庆旅游的重要内容。
过去幸福村是贫困村,大力发展和推介木碗产业后,木碗成了村里扶贫支柱产业,2018年幸福村实现脱贫出列。从今年开始,村里在稳固脱贫成效的同时,继续做大做强木碗产业,为真正实现产业兴旺打下基础。
木碗成了幸福村的发展源泉,偏远小山村变成了知名旅游目的地。“现在是幸福都到碗里来。我们不用担心市场,只怕做得不够好。”鲁茸卓玛说,她一年能制作70只木碗,家里还在上学的女儿也学会了制作技艺。不仅如此,到村里体验的国内外游客也在不断增加,给游客讲解制作过程、木碗图腾含义,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王友贵家也是如此。他在家门口售卖木碗制品,一旁挂着微信收款码,再也不用奔波跋涉去其他地区推销。他的儿子则专心制作木碗,生活一天天变好,每年依靠木碗销售的收入就达10万元。
现在,幸福村的幸福名副其实。水泥路通到了每家每户,村里的年轻人也陆续回到村里,每家依靠木碗每年都有过万的收入。
“木碗中有我们的文化基因。”迪庆州非遗中心主任赵军说,幸福村曾是茶马古道的驿站,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加,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2013年木碗制作技艺进入云南省级非遗传承项目名录,非遗传承人有了经费支持,通过项目还去外面交流。
- 标签:
- 编辑:杨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