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 创历史最高水平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国家统计局今天(6日)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13277亿斤),比去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今年粮食丰收得益于哪些因素?又呈现出哪些特点?

  今年粮食的丰收意味着我们已经实现了粮食生产的15连丰。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楠此前表示,粮食产量连续五年保证1.3亿斤以上的水平,粮食供给充足,粮食市场运行也比较平稳,这个成绩来之不易。“第一,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第二,粮食生产更绿色,化肥和农药用量在逐渐调减,有机肥用量逐渐增加;第三,粮食生产质量明显提升。”姜楠说。

  初步统计,今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41亿亩,比去年减少1462万亩,下降0.8%。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秉信分析,首要原因是谷物和薯类播种面积减少。今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4.68亿亩,较上年减少2736万亩,下降1.8%;玉米6.19亿亩,比上年减少1269万亩,下降2%。

  同时,豆类播种面积增加, 其中大豆大幅增加。黄秉信介绍:“2019年,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66亿亩,比上年增加1332万亩,增长8.7%。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4亿亩,比上年增加1382万亩,增长10.9%。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一区’大豆面积增加量占全国增加量的9成以上,尤其是黑龙江省大豆面积增加1068万亩,占全国增加量的77.3%。”

  今年,除稻谷有所减少外,其他主要作物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谷物、豆类、薯类三大类粮食单产水平均有所提高。小麦单产375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4.3公斤;玉米单产42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4.1公斤。分地区看,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粮食增产较多。

  黄秉信介绍:“2019年增产较多的省(区)有吉林、辽宁、内蒙古,粮食产量分别增加49亿斤、48亿斤和20亿斤。其中吉林、辽宁去年因灾减产较多,今年恢复性增产。”

  今年粮食的丰收可谓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整体而言,今年气候条件较为适宜,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占全年粮食产量96%的夏粮和秋粮单产均较上年有所提高。2019年全国夏粮单产35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1.7公斤/亩;秋粮单产38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5.6公斤/亩。

  据应急管理部反映,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前三季度全国灾情相对偏轻。此外,抗灾救灾措施也非常给力,大大减轻了影响。7月下旬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高温少雨,江西中北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江苏西南部等地出现中度农业干旱。在此情况下,中央、地方多部门接连发布抗旱措施。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通过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加上北方抗旱的经验,应对得当,旱情的影响是可控的,也是可以预防的。”

  俗话说,粮价稳、百价稳。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今年,全国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有利于巩固农业农村良好发展形势,更有利于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黄秉信说:“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了主动权,对于稳定市场、稳定经济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

原标题: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 创历史最高水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