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众议5G套餐:手机资费之外更应关注行业应用
王志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
徐之兵(华为5G室内数字化产品线副总裁)
严斌峰(中国联通研究院技术委员会主任)
陈山枝(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副总裁)
丁海煜(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所长)
5G商用正式开启之际,三大运营商集中推出的5G套餐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5G手机、5G应用等话题的热度也迅速高涨。
5G套餐贵不贵?5G何时能飞入千家万户?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新京报采访了通信行业内多位5G专家和资深从业者。他们表示,5G套餐将满足消费者越发多样化的使用需求,但大规模普及还存在一些困难。5G未来会赋能千行百业,期待明年能在网络、终端、应用等方面看到更多的突破。
5G资费低于国际水平旨在满足多样化需求
新京报:128元起步的5G套餐资费贵不贵?
王志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从与运营商交流情况来看,我国5G套餐资费水平低于国际主流运营商。就目前韩国、美国、英国等国际主流运营商推出的5G套餐,最便宜的套餐折合人民币200元/月,最贵的套餐约为750元/月的情况来看,5G套餐资费总体定位在中高端,主要是因为商用初期,网络覆盖集中在热点区域,面向网络宽带要求较高、需求较大的用户群体,提供技术更加先进、内容更加丰富的网络服务,成本相对较高。随着5G网络覆盖水平、网络承载能力的提升以及用户的发展壮大,网络建设运营成本将逐步摊薄,5G资费水平也会下降。
徐之兵(华为5G室内数字化产品线副总裁):整体上来看,5G套餐比4G套餐费用增加了,这也是大家对新技术用户体验买单的一种表现。相比韩国、北欧的5G套餐,我们国家套餐价格并不算高。
严斌峰(中国联通研究院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联通在5G套餐订立过程中,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差异化定价。就目前的价格水平,应该可以覆盖公众用户对于5G网络和使用的需求。
陈山枝(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副总裁):目前5G网络的应用还刚开始,消费者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不能贸然给出一个判断,目前的5G套餐价格并不一定是最终的价格,毕竟5G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之中。
新京报:继今年6月颁发5G商用牌照后,10月31日又发布了5G套餐资费标准,大家如何看待5G的推进速度?
徐之兵:超越很多人预期。实际上,不管是设备供应商、运营商还是政府管理部门,都克服了很多困难和挑战,才能如期完成通信史上的这次壮举。对通信行业发展来说,这只是开始,还需要更多内容和应用来填充,发挥5G作为一个先进生产力的作用。
严斌峰:我国一直处在5G发展的前沿,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5G商用步伐”,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布局5G发展,牌照发放之前运营商就积极和合作伙伴开展网络测试、市场调研、应用示范等前期储备。牌照的发放就像是发令枪,5G基础设施建设及5G应用的全面启动,极大地加速了5G相关产业的成熟,这体现了全社会全行业对5G的投入,也体现了我们厚积薄发的中国速度。
丁海煜(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所长):我国5G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这是中国通信产业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后,在技术和产业方面不断积累并实现跨越发展的结果,更反映了整个社会对5G高涨的热情,5G之热已经传导到社会各行各业,业界纷纷增加5G投入,各地都在加大支持力度,从而加快了5G进程。
距离大规模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京报:5G要走进寻常百姓家,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严斌峰:网络部署投入大,相对4G网络,5G无线基站设备单价高,5G频率高使得站址更密集、新增站址难度大,5G大带宽对传输网络的需求大,因此5G网络的投资成本将剧增。应用方面,5G应用有待进一步挖掘,5G初期主要是面向个人的增强移动宽带服务,目前在工业互联网等垂直行业开展了一些应用示范,但实际的商业模式、市场规模还不明确。此外,泛终端的普及还尚需时日。5G时代的终端类型,不仅仅是智能手机,还有各种各类的行业终端,行业终端的通信核心是5G模组,在初期推广过程中将面临规模小、成本高、利润低、见效慢等问题。
丁海煜:与庞大的4G网络相比,5G建网还处于初级阶段。希望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深化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提供更优惠的用电政策等,降低网络建设成本,提高我国5G网络的部署效率。目前5G第一版标准(3GPP R15)已经完成,第二版标准R16正在紧锣密鼓制定过程中,演进标准R17也正在规划之中。今后5G网络性能会进一步增强,频谱会进一步扩展,网络整体能力会进一步提升。对垂直行业应用的支持是5G的最重要特色之一,目前虽然已经开展了大量联合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距离大力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推动转型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陈山枝:首先是5G相关的技术路线将更加灵活,包括NSA和SA策略的选择,4G/5G多模共存,以及端到端切片带来的网络复杂性;5G网络覆盖较难,建设成本高,对基站设计和网络规划都带来挑战;杀手级应用还未出现;商业模式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包括基于流量、链接、解决方案、网络切片的收费都待探索。
新京报:联通与电信共建共享5G网络,能否让人们更快更好地用上5G网络?
严斌峰:联通与电信的共建共享,特点在于网络资源共享,而双方用户归属不变,品牌和业务运营仍然保持独立。这样的合作方式,一方面有助于降低5G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高效实现5G网络覆盖,特别是双方连续的5G频率共享,有利于增强网络的性能;另一方面,能够保持双方业务运营和品牌经营的灵活性和差异化,进而快速形成5G服务能力,增强5G网络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提升网络效益和资产运营效率,达成双方的互利共赢。因此,从大局和长远来看,5G网络的共建共享带来的市场格局和竞争态势将朝着有利于行业、有利于用户的方向发展。
陈山枝:“共建共享”的好处主要在于降低成本,运营商建设5G基站的成本压力还是挺大的。同时,能耗成本也是一个挑战,因为现在运营商每年的能耗支出基本上能达到百亿元,所以“共建共享”对于降低建设成本、运维成本、能耗成本都是好处。我觉得,将来最大的挑战是在“共建共享”的管理、运营。
5G在网络、终端和应用方面的突破值得期待
新京报:5G能给千行百业带来哪些机会?
陈山枝:到2025年,5G将带动总产出6.3万亿,经济增加值1.1万亿,就业机会400万个,5G时代就是万物互联智能新时代,产业互联网会迎来发展,同时5G将带来智能互联、信息整合、人机协作、数据决策等。
王志勤:5G技术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能力等特点,可以适用于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多种场景,它将不仅服务于个人用户,还将服务于许多行业客户。运营企业将围绕不同主体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可能是未来市场竞争的重点。
严斌峰:目前,全球已全面迈入数字经济时代,网络连接是数字化的先决条件。在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转型中,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将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智能连接,它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创新,将创造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例如,5G与制造业的结合,将解决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时对于无线网络连接的需求,高效完成产品调配、生产规划、质量检测等多个环节的智能化制造。
新京报:对明年的5G用户规模和产业发展有哪些期待?
严斌峰:希望明年有更多的用户能够体验到5G优质、高速的网络,希望中国联通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努力推进5G网络的演进成熟,早日实现手机5G化、手机通用化、价格民众化及终端泛在化,共创5G价值,赋能千百行业,携手迈进万物智联新时代。
陈山枝:明年我主要关注,第一,5G网络建设,最重要的还是5G网络的覆盖要达到一定程度;第二,明年可能会有一些手机等5G终端的出现,普通消费者相对能接受的消费终端的出现,这些消费终端的出现也会推动5G的应用;第三,明年更多、更重要的是5G相关行业应用的示范出现。(新京报记者 许诺 陈维城 程平)
- 标签:
- 编辑:杨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