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最快,但求最稳——京东:像坦克一样“奔跑”
图为京东武汉亚洲一号分拣中心,数百台分拣机器人正在工作。
图为京东位于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的京东智能机器人配送中心。
图为京东无人超市。在该超市里,顾客用手机扫码,通过人脸识别后即可进出超市购物,离开时可自动完成结算。
零售“下半场”才刚开始。京东要像坦克一样,速度不一定最快,但一定得走得很稳、走得更远。——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
众所周知,自建物流一直是京东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走进京东上海“亚洲一号”基地,高达24米的立体库区里,补货、拣货、输送等均由各种设备自动完成;精品仓由“人脸识别进入+红外线扫描+24小时全流程无死角监控+110联动报警”组合而成……这一切是不是很像最近热映电影《上海堡垒》中的场景?没错,这里就是京东的“上海堡垒”——上海物流基地。
今年以来,京东明确将自己定位为“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和服务企业”。通过持续扩大物流网络优势、深化低线市场布局、加速技术创新应用及对外服务布局,京东二季度收入、利润、现金流及活跃用户数4大核心业绩指标均表现亮眼。
“尽管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京东对未来依旧充满信心。一方面,中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成长性市场,而且消费升级趋势将为京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另一方面,京东将继续探索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产业互联网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说。
□ 人机搭配,干活不累
以前都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可在如今的京东物流,这句话变成了“人机搭配,干活不累”。
“我上大学时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现在是京东无人仓的一名技术工程师。”邹瑞2016年毕业后进入京东物流工作,2017年8月份来到上海无人仓,负责操控智能设备——六轴机器人。这位帅气的“90后”男生与搭档——通体乳白色的六轴机器人“大白”堪称无人仓的“颜值担当”,他们共同组成了京东物流的超强“人机CP”。
在之前的“6·18”,这对“人机CP”共同承担起无人仓中入库、视觉验收、自动供件等核心仓储工作,在业务量暴增3倍的情况下实现了“订单处理零失误”。邹瑞告诉记者,“现在,‘大白’的效率明显提升,与去年刚刚安装完成时相比,视觉验收运营效率提高了5倍。而且,这个效率还会继续提高,因为机器人也是需要学习的,就像人做一项工作时间越长就越熟练”。
除了邹瑞和“大白”,在京东物流,物联网分拣系统、外骨骼机器人、智能打包设备、地狼、天狼等10余种机器人分别与一线员工组成“人机CP”,将效率同比提升了28%。
“智慧物流正在改变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结构,也为物流人才的转型、成长提供了更大空间。在共同作业、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人与机器的奇妙组合已经变为一种新的工种,即‘人机CP’,希望它可以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说,以京东物流上线的全球首套机器批量入库系统“秒收”为例,“人机CP”每10秒就可扫描采集2000件商品信息,效率是人工入库的10倍,真正做到了货物“秒收”。
在京东物流“地狼仓”,智能搬运机器人每天与人类搭档完成近20万次工作“握手”,托举10万吨左右的货物。统计显示,“上海亚一地狼仓”的智能搬运机器人每天能让“仓库小哥”们少走3300万步,大幅降低了他们的劳动强度;在“武汉亚一天狼仓”,竖立着一座高达15层的立体货架,穿梭机器人在70多米长的“跑道”上,每天要搬着货物完成1120公里的“往返跑”……
此外,京东物流配送机器人还在国内20余座城市落地运营,其中长沙、呼和浩特、贵阳先后建设了智能配送站,开创了全球范围内专为配送机器人打造配送站的先河。仅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配送机器人“运营总里程”就超过5万公里,长期“霸占”微信朋友圈步数排行榜榜首。
今年“6·18”,京东物流又投用了全国最大规模的机器人仓群——超过50个不同层级的无人仓。这些无人仓订单处理量同比增长超过99%,成为京东物流从容应对“6·18”亿级订单的关键力量。
□ 看得见的服务,看不见的技术
统计显示,从2018年的“6·18”到“双11”,再到2019年的“6·18”,京东大规模内存数据库的请求次数峰值从每秒5.5亿增长到8亿,再达到17亿;网关访问峰值从每秒200万增长到300万,再超过400万;京东大数据实时计算平台处理峰值从每分钟30亿条增长到70亿条,再飙升至110亿条,流量屡创新高。
在系统稳定性、弹性计算能力及订单处理能力持续提升的同时,京东技术“备战”时长却越来越短,备战人数也持续下降。尤其是今年的“6·18”,京东在不增加服务器资源的情况下,承载了海量流量的增长压力。同时,超过91%的仓配一体服务订单在当日或次日送达,物流高品质服务能力再次刷新行业纪录。
京东是如何支撑起这样“丝滑”的购物体验的?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看得见的”是订单暴涨时的“加速度”。在位于清华大学附近的京东物流北京荷清营业部,“京东小哥”陈得秘每天早上5点40分起床,6点半到站点分拣货物,8点半出门送快递,天黑才回到住所,中间最多休息两个小时。“遇到大促的日子,一天可能要送1000多单,从早上一直送到晚上九十点。”陈得秘说。
海量交易的背后是消费者“看不见的”技术体系的强力支撑,这是京东从容应对订单波动的“秘密武器”。作为支撑万亿元成交金额的基础设施,京东“阿基米德系统”集合了大规模容器调度、数据库与存储、微服务、智能图片技术、异地多活和智能运维等技术能力,以算法来调度流量分配,“削峰填谷”,实现了服务器资源的精准预测和秒级编排调度,大幅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今年“6·18”,仅阿基米德系统节省的硬件资源成本就高达数亿元,充分展现了京东技术精细化运营的成果。
同时,京东云提供的技术支撑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去年“6·18”相比,京东云CDN(内容分发网络)峰值带宽同比增长65%,其中视频流量同比增长113.9%,所有突发流量均稳定承接,京东云CDN能力获得近20倍增长,并积累了包括电商大促等在内的大型及突发场景应对经验。
此外,在从容应对订单暴涨的同时,京东在线智能客服还可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并且能够独立解决其中90%的问题,目前其服务范围已扩展到京东物流业务。6月1日,京东语音智能客服机器人首次上线,为用户提供智能语音应答服务,“6·18”当天接待消费者超过两万人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基于NeuHub京东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情感分析系统能够精准识别用户心情,让沟通更有温度。
基于“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的定位,目前京东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零售基础设施体系,并面向社会开放,以帮助更多合作伙伴成长。近日,科技部公布了最新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并宣布依托京东集团建设国家新一代智能供应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领衔智能供应链国家战略发展。这意味着,京东智能供应链将从生产、流通、消费三大场景入手,全面助力现代供应链建设,提升中国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水平。
□ 渠道下沉,低线渗透
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在北京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展示了这样一张照片——在海拔4000米的西藏拉萨当巴村村民多杰家,多杰因为收到了网购的洗衣机,笑得特别灿烂。为了给多杰送去这个“大家伙”,京东配送员扎西平措先是驱车上百公里,然后扛着洗衣机爬上了多杰家所在的山岗,最后还帮他安装好洗衣机。
实际上,早在2016年京东物流就已经实现了大件和中小件物流所有区县全覆盖的目标。
日前,京东又发起了“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速计划,重点针对低线城市城区、县城以及周边乡镇提升物流水平,预计2020年即可见成效。不难看出,随着中国互联网逐步向低线市场渗透,下沉服务将成为京东下一个发力重点。
今年5月份,京东宣布“将在微信上打造一个新京东”,目的是“重点深挖微信市场,拓展低线市场用户”。腾讯将继续在微信平台上为京东提供位置突出的一级和二级入口,为京东带来更多流量支持。
近日,京东拼购又宣布接入“微信—发现—购物”,全面开放招商类目并减免平台使用费。未来,在微信社交流量和全品类商家入驻的双向加持下,京东拼购将更精准地匹配商家及用户需求,成为京东面向低线市场的“下沉新引擎”。
家电是低线市场消费重点之一。来自京东家电专卖店的销售数据显示,今年“6·18”,在村镇居民所购买的平板电视中,有51%是55英寸及以上的大屏幕电视,全面屏电视销量比去年翻了一番。
早在2014年底,为解决农村电商物流不畅、安装难、服务贵等问题,京东就成立了第一家京东帮服务店。京东帮服务店能够提供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家电调试安装及售后服务,将触手最大程度地伸向农村各个区域。
如今,依托京东帮服务店的京东家电专卖店已成为京东家电渠道下沉的重要落地形式。目前,京东家电专卖店已累计开店超过1.2万家,预计年内将增至1.5万家。
□ 发力线下,扩展零售“场”
6月6日,在南京新街口商圈,经营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的京东五星电器超级旗舰店开业。作为京东战略入股五星电器后开设的首家“线下实体超级大店”,该店开业当日销售额便突破5500万元,一举打破了五星电器开业期间历史纪录。截至6月9日晚间,开业仅4天的“超级大店”客流量突破5万人次,营业时间甚至延长至凌晨。
在线上耕耘多年之后,进一步丰富场景成了京东新的拓展重点。从建立“京东之家”到采用推广加盟模式的京东便利店、家电专卖店、京车会,从中心化的PC端、APP到去中心化的社交电商、智能硬件,无处不在的零售“场”已成为购物需求的新触点。
比如,面向低线城市的电脑城及校园市场,京东推出了以销售电脑数码品类为主营业务的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目前已开业160余家,覆盖100多座城市,预计年内将实现300座城市、300家专卖店的目标;为解决低线市场快消品渠道混乱、成本过高等问题,“京东新通路”推出了一站式B2B(企业对企业)订货平台“京东掌柜宝”,为全国上百万个中小门店提供优质正品货源。同时,京东新通路于2017年启动了“京东便利店”项目,通过品牌、货源、门店科技等赋能、升级传统小店。目前,京东便利店已在全国遍地开花;240家京东京车会门店已先后开业,覆盖北京、上海等49座城市,消费者在京东购买轮胎、汽车保养、洗车等产品后,可选择任意一家线下门店享受相应的汽车服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京东金融小站。它是一种以运营用户为中心的线下实体网点,能够为周边用户提供商品、物流、金融、便民等服务,一站式解决用户的日常需求。目前“小站”站点已超过2万家,覆盖1万个乡镇,服务用户超过2000万。
从线上到线下,京东正构建起一张人、货、场的大网。他们从商品开发、大数据营销、智能供应链、智能物流、互联网金融等全链条入手,有望从根本上补齐低线市场零售体系短板,搭建起覆盖城乡的低成本、高效率零售服务网络,真正填平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差距。
“零售‘下半场’才刚开始。京东要像坦克一样,速度不一定最快,但一定得走得很稳、走得更远。”廖建文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 鑫)
- 标签:
- 编辑:杨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