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海马采销数据存疑 能否保壳成功压力不低
*ST海马已经持续2年业绩亏损,今年能否实现业绩扭亏为盈是其能否继续留在A股市场的关键,可让人遗憾的是,虽然公司动作不断,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而更为尴尬的是,其营收和采购数据中还有很大的疑点。
伴随着2019年中报的落幕,A股市场上涉及汽车整车生产的25家公司中,实现盈利的公司虽然有17家,但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却只有10家,在业绩亏损且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公司中,*ST海马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了。
财报数据显示,*ST海马今年中期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46亿元,同比下滑了9.77%,即使是不剔除非经常性收益贡献,归母净利润仍亏损1.78亿元。
如此的业绩不景气不由让人担心其全年业绩能否盈利,若一旦不能盈利,则公司将面临退市风险。
营收数据有虚增嫌疑
*ST海马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24.05亿元、同比下滑16.1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下滑9.77%。数据表现虽不佳,但相比2018年的营收和业绩的下滑幅度却有明显改善:去年中期,*ST海马营收同比下滑了45.9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了17640.9%。然而就是这看似逐渐向好的营收和业绩表现下,《红周刊》记者梳理与营收相关的财务数据间勾稽关系,发现该公司营收有虚增的嫌疑。
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ST海马实现营业总收入为24.05亿元。其中,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7.54亿元(销售收入7.11亿元,其他收入为0.43亿元),二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6.51亿元(销售收入16.12元,其他收入为0.39亿元),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文“从2019年4月1日起,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之规定,整体核算后,2019年上半年*ST海马含税营收大体为27.36亿元左右。
同期,*ST海马合并现金流量表数据显示,今年中期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2.3亿元,此外,2019年上半年公司新增预收款为4730.2万元,对冲同期与现金收入相关的预收款项影响,与2019年上半年营收相关的现金流入了21.83亿元。以该数据与上半年含税收入勾稽,则现金收入比含税营收要少5.53亿元,理论上,这将形成新增债权,即应收款项有5.53亿元新增。
可实际上,*ST海马的应收款项不但没有出现增长,相反还出现了明显减少。在资产负债表中,*ST海马今年上半年的应收账款(包含坏账准备)、应收票据合计为11.72亿元,与去年同类项目相比减少了4.15亿元。显然,这一结果与理论上应该增加的金额并不相符,至少存在9.68亿元差异。
在上半年,虽然*ST海马2019年6月末已背书或贴现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为7127.6万元,可即便考虑到这一因素,仍无法对冲9.68亿元的差额。
*ST海马营收数据存疑,并不仅仅只反映在今年,《红周刊》记者核算2017年和2018年的数据,发现同样存在较大的疑点。
财报披露,*ST海马201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00.8亿元(销售收入为96.83亿元、其他收入为3.97亿元),按照当年17%和11%的增值税来计算,其含税营收大体为117.7亿元。同期*ST海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4.18亿元,2017年预收款减少了9.442亿元,由此推算出与2017年营收相关的现金流入了93.622亿元,相比含税营收要少24.078亿元,理论上,这将会导致债权的新增。
然而奇怪的是,与2019年上半年结果类似,*ST海马2017年的债权不仅没有新增,相反而比期初金额还减少了2.28亿元,这使得相差的数据金额高达26.358亿元。虽然截至2017年末,公司已背书或贴现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为3.34亿元,即便考虑这一因素,*ST海马营收虚增的嫌疑依然存在。
2018年,*ST海马实现营业总收入为52.98亿元,销售收入为50.47亿元,其他收入为2.51亿元。根据财税[2018]32号文“从2018年5月1日起,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按月平均计算税率,2018年*ST海马含税营收大约为61.48亿元。
2018年*ST海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7.42亿元,公司预收款项减少了约2.44亿元,因此与2018年营收相关的现金流入了49.86亿元。以该数据与上半年含税收入勾稽,则现金收入比含税营收要少11.62亿元,理论上这将导致债权新增11.62亿元。可从*ST海马当年债权变化来看,债权不仅没有新增,相反也减少了3193.55万元,即使是考虑到这一年有3.33亿元的背书票据数据影响,仍不排除有数亿元营收虚增的嫌疑。
采购数据异常
相较于营收方面数据的不合理,若进一步分析*ST海马采购情况,可发现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的*ST海马近两年的采购数据也是有一定异常的。
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ST海马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14.32亿元(见表2),占比16.51%,由此推算出当年的采购金额为86.74亿元,按照17%的增值税来计算,则其含税采购金额约为101.48亿元。同年,*ST海马应付账款及应付票合计据较上一年同类项目减少了13.26亿元。从财务勾稽角度出发,理论上将含税采购部分加上新增负债的结果大致等同现金支出情况,即这一年约有114.74亿元现金支出。
可事实上,2017年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94.09亿元,与现金支出相关的预付款项仅增加了2447.49万元,合计与当年采购相关的现金流量金额为93.85亿元,这一结果比理论上支出的101.48亿元要少7.63亿元。反过来说,这一年有7.63亿元采购是来源不明的。
同样,进一步分析2018年采购情况,发现与2017年有类似情形发生。2018年*ST海马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为7.36亿元,占其采购总额比例的15.87%,由此推算出当年采购总额为46.38亿元。考虑到当年5月份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到16%影响,则可推算出含税采购金额约为53.96亿元。
当年,*ST海马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合计相较上一年同类项目合计减少了8.38亿元,从财务勾稽角度分析,这部分减少债务加上含税采购金额理论上将大致等同于用于采购的现金支出,即用于采购的现金支出在62.34亿元左右。可事实上,从合并现金流量表中体现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来看,却只有58.78亿元,即使是考虑到2018年预付账款比上一年同期减少8509.87万元影响,与当期采购相关的现金流量金额仅有59.63亿元。这一金额明显小于62.34亿元理论现金支出的,之间相差了2.71亿元,即有2.71亿元采购没有获得现金流和负债数据的支持,存虚增之嫌。
保壳不易
除了财务数据上疑点需要*ST海马做进一步解释外,对于*ST海马来说,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实现盈利保壳成功,因为倘若今年再不盈利,公司便只能黯然退市了。因此,这也是今年以来,*ST海马为什么不断变卖资产和押宝新款汽车销售的原因。
今年4月和5月,*ST海马连续发布公告,称将出售旗下共401套闲置房产。公告中,*ST海马表示,拟出售房产后,预计累计实现资产处置金额约3.34亿元、累计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约1.7亿元。如果这批房产销售状况良好,或许确实能够缓解*ST海马目前的困境,但*ST海马7月23日公告却显示,目前仅15套房产办理了过户手续,交易金额共计795万元。需要注意的是,这401套房产中有365套位于海口,而在2017年5月,海口市人民政府就开始在市内实施限购,这让*ST海马的资产处置之路变得异常艰难。
不得已,*ST海马开始处置起旗下的子公司。今年7月,*ST海马以11621万元的转让价将海马物业39%的股权转让给清风置业,预计影响归母净利润约4275万元。目前ST海马还剩下海南金盘物业、海南金盘物流、海南金盘实业、海南金盘饮料、海马财务5家与汽车不相关的子公司可以进行剥离。
中报披露,截至2019年6月末,海马财务的净资产为13.27亿元,若再加上净资产评估价值,其数额不俗。但考虑到海马财务的主营业务是车贷服务,和*ST海马紧密相连,且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1万元,若将其割舍,从长远角度来看弊大于利。
在保壳战中,*ST海马还寄希望于今年7月新上市的SUV车型8S,希望能创造销售奇迹,但从*ST海马今年6~8月份SUV的销量来看,仅分别销售了2282辆、2617辆和1494辆,销量不增反降,从销售业绩贡献效果来看,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 标签:
- 编辑:杨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