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电影市场与00后审美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9-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这个中秋节档有很多部新片上映,本来是个好消息,但看报道基本都是泼冷水的。机构媒体比较客气,说是有一半能看,自媒体就不那么谨慎了,直接说几乎没有能看的。公众号《桃桃淘电影》总结说,中秋档是“万年小学生(柯南)大战彭昱畅(《小小的愿望》)与肖战(《诛仙》)”,一番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柯南”或许能赢,但“柯南”这部系列《绀青之拳》,今年4月就已在日本公映,豆瓣评分才6.4……

  继《哪吒》之后,最近比较火的电影《罗小黑战记》也是动漫,萌妖神怪故事,和《哪吒》属同一类型。是的,王志文领着一众“老炮儿”的《最长一枪》完全没有打响。

  这一年市场转向得厉害,我估摸着是不是00后上大学了,他们已被认为是票房主力军。能在影院看电影的00后,世界观都相对单纯美好,那种去历史化的,暖伤小确幸的,自我意识投射比较强的电影才会击中他们,爱情都可能是多余的。今年大银幕上还没有一部有热度的爱情片,想想90后也挺可怜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纪竟然没办法从影像层面获得一些指导和共情。80后好歹还有《失恋33天》,能吐槽一下失恋的哀愁从头再来,90后就只能通过《亲爱的,热爱的》来幻想了。

  整体而言,00后的媒介形象是乖、不叛逆、守秩序,知道自己要什么,懂得正确的做事。因此,王源抽烟就必定会是个“大事件”;《小欢喜》里面的00后,减压也就是搭搭乐高看看宇宙,所谓叛逆就是考个离妈妈远点的大学(其实也就是北京和南京的距离)。《中国诗词大会》的一大功能是改变了“青少年”的传统媒介形象,毕竟,不管是90后、80后还是70后的青少年时代,“青少年”都意味着暴躁、不成熟、需要引导和帮助,稍一不慎就会滑向错误的深渊。但不知从何时起,这样的媒介叙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他们殷切和热切的肯定。那些还妄想掌控一切的中年人,则被冠以“油腻”,最后成为了笑话,衬托出年轻世代的聪明、优秀、得体与能干,具体详见《中餐厅》。

  顺应这样的媒介形象生产出来的影视作品,难免显露出一些过分“轻巧”的风格与审美,它们惯常有着纯净的音乐、画面和美好的人性关系,以及其乐融融的世界。这些电影的优点是学会了讲故事,至少改变了“寓(说)教于乐”的叙事惯性。但它们在展现了一个“美丽新世界”的同时,刻意遮蔽掉了其他复杂的面向,也并没有真正做到“寓教(育)于乐”。最近看美剧《心灵捕手》,第一集就被吓到了,你猜男女主角在讨论什么?涂尔干的越轨理论!还有一部上映中的日本片《检察方的罪人》,看似是一部刑侦片,却在代际之间争论了该坚持“自我正义”还是“普遍正义”的命题。排片极其稀少的影坛老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导自演的《骡子》,在“越轨”的路上走得更远。电影讲述一个将近90岁的糟老头子帮毒贩运毒品,还每次都成功,赚了好多钱。最后终于被抓了,法庭上律师努力给他脱罪,法官看上去也挺同情他。要不是他自己主动认罪,估计坐牢都免了。

  这些“不正确”的电影,总想着击破美丽世界的面纱,展现出世界和人性复杂而膈应的一面。不过,这不也正是电影的义务吗?(马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