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护肤技巧  唇部护理

新文科“新”在哪儿?并非“科技+人文”那么简单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7-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智库答问】

  本期嘉宾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孙正聿

孙正聿 郭红松绘

  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王博

王博 郭红松绘

  云南大学党委书记、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林文勋

林文勋 郭红松绘

  亮点速览

  □文科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门技能,以成为能够从事某种工作的“某种人”,还要使受教育者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开发潜能,使其成为“人”

  □必须改变把教育定位为“传授知识”,把教材定位为“标准答案”,把教学定位为“照本宣科”,把文科视为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的教学状况

  □在剧烈变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相对于人文学科的存在感更加明显。人文学科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被科学技术改变的世界,关心变化的中国与世界,重新思考为人之道

  □新文科建设在坚定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同时,要拓展国际视野、秉持天下情怀,更自觉地把中国所处的世界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1、实现培养“某种人”与培养“人”的统一

  光明智库:当前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在您看来,这个“新”是相对什么而言的?突出强调新文科建设,是出于哪些考虑?

  孙正聿:新文科的“新”,首先应当是文科的教育理念之新,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培养目标上,努力实现培养“人”与培养“某种人”的统一;教学内容上,努力实现文明的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教育观念上,努力实现提升能力与人格养成的统一;人才评价上,努力实现“上得去”与“下得来”的统一。

  人文科学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文明为伴的人,因而需要全面地培养人的德行、智能、情感、意志、理想、信念和情操。文科教育具有崇高的人文理想和深刻的人文内涵。它不仅要使受教育者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门技能,以成为能够从事某种工作的“某种人”,而且要使受教育者掌握自己时代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丰富自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开发自己的潜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和理想,使自己成为“人”。

  文科教育是个体认同历史、社会和时代的基础,也是历史、社会和时代认同个体的前提。新文科建设,最为重要的是在培养目标上实现培养“某种人”与培养“人”的统一,使受教育者真正与文明为伴。

  林文勋:按照培养计划,新文科重点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但新文科并非科技和人文的简单相加,新文科之“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瞄准新方位。新文科既要立足当下,更要面向未来,面向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面向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面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改造和提升现有人文社会科学,使人文社会科学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发挥时代性、思想性、引领性作用。

  肩负新任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要求我们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抓好学科体系建设、队伍建设、理论高地建设、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智库和平台建设、国际交流和合作能力建设,开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运用新方法。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我们要把握科技革命对人文社会科学带来的影响,更新学科理念,创新学科方法,学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人文社科研究,着力推进人文社科研究范式革命,不断完善学科组织方式,以新科技激活思想力,开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新局面。

  2、反思传统文科:关心变化的中国与世界

  光明智库:事实上,即使没有冠以“新”字,“文科”对于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国家发展的意义也从来不容忽视。在今天提出新文科之际,是否有必要重新审视人文学科的价值与意义?

  孙正聿:文科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园地,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传递活动,而且是历史文化的创新活动。文科教育是形成未来的重要因素。它激发个体的求知欲望,拓宽个体的生活视野,培养个体的理论思维,升华个体的人生境界。因此,要审视人文学科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更好把握新文科建设,必须改变把教育定位为“传授知识”,把教材定位为“标准答案”,把教学定位为“照本宣科”,把文科视为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的教学状况。

  新文科的教育观念,是在专业教育中使受教育者以现代思维方式建构现代的科学世界图景、以现代的价值观念规范现代的行为方式、以现代的审美意识探寻现代的生活旨趣,成为有教养的现代人。新文科教育,必须突出能力培养,特别是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培养学生捕捉和把握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洞察力、分析和提炼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概括力、阐述和论证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思辨力、回答和解决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思想力。在提升能力和健全人格的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中立德树人,这就是人文学科肩负的重要使命。

  王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人文学科萎缩或者没落的声音。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在科学技术的巨大影响力面前,人文学科在当代世界的无力感。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学科的态度相对保守:科学始终面向未来,人文学科更留恋传统;科学直接面对经验,人文学科更重视经典;科学关心客观世界,人文学科更关注社会价值。在剧烈变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相对于人文学科的存在感更加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学科特点决定的。但基于反思的立场,人文学科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被科学技术改变的世界,关心变化的中国与世界。

  林文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当今世界面对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了新的时代命题,要求人文社会科学做出新的回答。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扎根于时代的脉络之中,以勇于探索的精神回答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性研究引领学科发展。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回应时代关切,发出时代声音,才能更好指导社会实践,进一步彰显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与意义,使其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在这方面,学术史上的“魁阁时代”可以给我们诸多启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吴文藻、费孝通、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