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护肤常识  控油

立扶贫之本 谋土瑶之福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0-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内页-文章图片模板 (1)

  人民日报讯:深居于大桂山山脉的瑶族群众,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的明梅、槽碓、大明和沙田镇的狮东、金竹、新民6个行政村,这6个村共有1932户10350人,其中土瑶人口8500人,占总人口的82.13%。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造成了土瑶群众的生产生活较为落后,2015年底,土瑶聚居村贫困发生率达51.73%,有的地方甚至超过70%,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平桂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扛起责任,靶向施策,积极探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新模式,在产业发展、教育扶智、基建完善、数据监测等方面形成了新亮点。

  发展产业 探索脱贫攻坚新模式

  平桂区创新实施“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的产业发展思路,累计种植优质茶叶8177亩、大肉姜3166亩、杉树8.1万亩,达到人均1.16亩、户均2.5亩、村均1.35万亩,提前实现了产业发展目标。

  平桂区探索以“公司+基地+工厂+农户”为一体的“扶贫车间”产业链,每个土瑶村落实资金15万元,建成平桂区土瑶黑茶加工厂以及鹅塘镇大明、明梅黑茶加工厂“扶贫车间”,加快建设沙田金竹青茶、新民六堡茶、新民马窝高山茶加工厂。配套推进编筐手工产业,形成了“种、管、采、养+竹编包装”的茶产业链,仅此一项户均可增收2万元。

  平桂区引进企业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冷库4间,形成鹅塘镇“冷库+大肉姜”的保值增值产业链,户均增收1.5万元。投资445.6万元建成平桂区扶贫产业农产品销售中心,搭建“空中农贸市场”平台等,有效解决了土瑶地区农产品销售难题。

  扶贫扶智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贺州市平桂区文华学校占地面积90多亩,建筑总面积5.6万多平方米,总投资约2.2亿元,可容纳学生3000多人。该学校作为平桂区民族学校过渡办学学校,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乡家园”为邻,为解决扶贫移民搬迁子女就读而配套建设,有效保障了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现已招收6个深度贫困土瑶村的学生777名。

  2019年新建沙田镇新民村、鹅塘镇大明村2所幼儿园,同时对6个村原小学校舍进行改扩建。

  完善基建 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为加快改善土瑶地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平桂区决定把计划3年完成的基础设施项目缩短为2年。目前,投资5180万元建设的土瑶地区与外界联通的3条“经济通道”已基本建成通车;投资110万元涉及5个土瑶村的电网改造项目,投资445.4万元的鹅塘镇槽碓村、明梅村两个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均已竣工。大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6个土瑶村卫生室已投入使用。在全区率先试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网络直报,村民在村卫生室可办理医保报销。

  数据监测 防止贫困群众致贫返贫

  平桂区土瑶聚居区槽碓村作为自治区贫困村定点观测点、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已经成为土瑶脱贫攻坚的范例,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打好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实践样本。贺州市平桂区创新“规范流程、清单处置、预警干预、长效管理”工作模式,形成了信息收集、数据比对、核实评估、集中会审、预警干预、预警解除、政策告知“七步走”工作流程,排查出槽碓村致贫返贫高风险户3户14人。通过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实现了预警干预施策到户、精准到人,有效降低了致贫和返贫的风险。

  2018年,槽碓村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底的53.5%下降到46.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4118元;2019年9月,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2017年的6000元增加到10.81万元。预计今年底,槽碓村可实现脱贫摘帽。

  截至2019年9月上旬,平桂区已有1271人通过帮扶解困纾难,其中获农村特困救助供养12人,低保救助479人,低保提档679人,临时救助101人,发放解除预警认定书和预警对象受益政策告知单240份。(数据来源: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