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护肤常识  保湿

革新与边界:银行被科技重塑的2019之旅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3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科技重塑金融业”,在2019年已是共识而非口号。

      越来越多的银行在体制上做出改变,以适应科技转型的需要;科技正走出银行零售范畴,正向中间业务、对公领域挺进。这是“重塑”在银行业的两个体现。

      热潮之下,虚实俱存!

      在这一年里,开放银行、数字银行、智慧经营等热词喧嚣,市场已然被搅热,但众多银行的基础设施并不足以支撑业务快速落地。

      同时,金融科技服务行业鱼龙混杂,且数据风控、数据挖掘与个人隐私保护边界模糊,不确定性的阴云笼罩行业。

       科技专营部门群起

      “只能在科技方面做‘粗浅’探索。”

      包头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云翔说得很坦诚。由于身处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短板的制约,让这家银行在推进科技转型方面,深感力有不逮。

      如果说,区域的限制,只是导致了银行科技转型面临的人才匮乏;那么,意识与战略的缺失,则是许多银行此前未能奋起直追的重要原因。

      越来越多的银行在反思中,找到了答案。

      “我们的问题是,前几年组织管理体系没有确定一个战略性导向。”桂林银行董事长王能说。他们现在意识到,数据是管理者的决策基础,对普惠金融应用、内控风险管理体系都至关重要。

      “我们建立了全行大数据平台,但问题是谁来使用这些数据呢?”廊坊银行总监菅建英直言,数据在被使用的过程中,零散重复,没有形成合力,前中后台是割裂的。

      菅建英的看法很有代表性。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意识到了数据基础薄弱、科技专营部门缺位的严重性,并且着手改变。

      平安银行的做法是,以战略发展部牵头统筹全行知识库建设工作;桂林银行也在今年专门成立了数字银行管理部,作为数据治理的核心部门;还有银行在总行层面成立“金融科技办公室”,开创先河的是招行。

      针对这个变化,平安银行战略发展部产品总监王睿解释称,银行在数据治理时,需要将数据汇集到一个“出口”,“它必须能支持各个部门随时调用数据,形成经营决策。”

      除了商业银行,越来越多的理财子公司也将自身重要经营引擎定位于金融科技,并且在批筹之初就设置了一级部门为经营与管理载体。

      已经开业的光大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和正在筹备的广发银行理财子公司,均设置了与金融科技相关的一级部门。

      工行行长谷澍说,未来的银行就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而今,银行业已经在组织架构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挺进业务深水区

      走出零售业务范畴,向中间业务、对公板块强势挺进。

      这是今年银行业科技与金融融合的一个新趋势。

      以托管业务为例,这块业务长期以来较为封闭,模式传统且痛点较多:人工处理数据容易出错;难以快速掌握各类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和风险情况;缺乏资产集中度分析,等等。

      招行运用了区块链技术来解决这些难题。“我们的托管系统率先应用了分布式技术,已经由功能导向驱动转向数据导向驱动。过往是功能模块触发核算估值,现在是由数据自动触发核算,实现实时估值。”招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姜然说。

      姜然的话勾勒出一个很现实的背景:资管新规之后,净值化产品发行加速,托管系统必须能实现实时核算、信息披露、风险预警。这也是各家银行都在加码科技在托管系统应用的原因。

      与招行自研系统不同,还有一些银行以借力外部机构的路径来升级托管系统。农行就与京东数科联合打造了“智能托管平台”。运用这个智能托管平台,机构投资者可以实时下单、开户、自动传递指令给托管行,托管行确认信息自动回传,所有线下流程实现线上化,提升运营效率。

      此外,交易银行业务也是对公板块中,科技嵌入得较深的场景,广发、招行、兴业、平安银行等股份行都在交易银行体系上最大化用科技赋能。

      对于交易银行的业务范畴,目前国内银行较为统一的认知是:为企业客户在采购销售过程中提供收付款服务,和在贸易过程中提供融资服务。相较投资银行,交易银行更为侧重资金流动,支撑业务的通常为现金管理。

      据广发银行交易银行介绍,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广发银行每年为企业客户提供便利化国际结算服务达十余万笔。

      科技嵌入正在今年向更为封闭、更难被客户所感知的领域扩容。一批意识更先进、嗅觉更灵敏、体制机制更灵活的银行,正闷声加速试水科技在中间业务和对公板块的应用。

       合规边界的争议

      “我们先做助贷。”

      一家头部P2P创始人对上证报如此透露他的下一步打算。截至11月末,我国在营P2P只剩下400家,而且清退整顿还在继续。

      为什么选择去做助贷?上述创始人说,“因为经过这几年积累,机构资金占比本来就越来越高,累积了一定基础。”这几年大部分城农商行零售业务基础普遍薄弱,只能借力助贷机构“曲线救国”,缓解零售转型压力。

      助贷,正成为“金融科技”持续发力的领域。然而,这里面掺杂着大量良莠不齐的非持牌军,且伴随着合规与否的争议。

      今年,监管多次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如果“风控不能外包”,那么助贷业务里风控合作边界在哪?业内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风控能否外包,取决于监管理念。我的核心观点是,风控可以外包,因为,这符合信贷专业化分工的理念。”一名头部助贷平台高管表示。

      以不少中小银行与BATJ的合作为例,科技巨头推荐客户给银行,“而银行并不能从BATJ手中获取关键客户内生数据,银行如何做风险判断?最终还是BATJ做了贷前风控,因为它们才有足够多的数据。”该高管直言。

      头部助贷机构大数金融创始人兼CEO柳博则认为,银行等机构需要做的,是管理好自身的供应商,借鉴银行第三方合作机构管理办法,综合考虑第三方的品牌、经营稳定性、技术能力和消费者保护等问题,对第三方进行间接监管,约束好自身合作伙伴。

      2019年,大数据风控迎来多事之秋,魔蝎科技、新颜科技、杭州存信数据等多家大数据公司被警方查封,多家企业收紧或者喊停数据服务,这与大数据公司涉嫌利用网络爬虫技术侵犯个人隐私直接关联。

      清查非法爬虫公司、整肃个人信息贩卖产业链的行动仍将继续。而这留给金融科技各类参与主体的难题是:如何在有效利用外部数据完善个人征信画像、帮助金融机构降低信用风险,和保护个人隐私、铸就金融机构自身风控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0年,科技继续,探索继续,思考继续。(刘筱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