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智造” 重庆宗申动力1011生产线产出效率提升2.2倍
当传统工业与数字化相结合,当现代制造融入人工智能,最终会呈现何种“基因突变。从零部件供应商,到发动机装配,不少环节都由机械手臂接替了工人的工作……近日,在位于巴南区的重庆宗申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宗申动力”)里,这条“明星”生产线1011智能生产线,火力全开,每天有1000台各式不同的发动机在这条线上诞生。
产品合格率提高至99.3%
重庆宗申发动机101工厂,其设计目标是建设世界上最先进的摩托车发动机生产基地,年产能力400万台摩托车发动机。在近两年获得了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等多个称号。
宗申动力通过对该工厂摩托车发动机1011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其自动纠错防错能力提升了10.6倍,产品质量一次测试合格率从96%提高到99%,作业自动化率增长了10倍,人均产出效率提升了2.2倍,过程装配质量数据采集分析点提升了10.8倍。生产的软件和硬件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互联互通,数据化的整体串联,最终实现整个智能化生产线高速、有序、无差错的运转。
“以前1011生产线需要120多名工人两班倒,现在这条智能生产线只需60多人,不仅产品制造量更大,而且品质、耐用度、降噪音等指标大幅提高,产品趋于零缺陷。” 宗申动力信息高级经理江文称,作为宗申动力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典型,宗申发动机1011智能制造生产线前后已投入4000万元用于升级改造,使用了数字模拟和工业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由智能装配、智能物流、MES制造执行三大系统组成。
不仅效率提高了,这条产线的投用也让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传统的发动机厂一般只生产几种发动机,宗申则可生产上万种发动机。”江文说,一条线多则同步生产50多种发动机,少则10多种发动机。
而减员”的员工也通过“充电”后走上新岗位,工作强度更低,收入却提高了。
物联网大数据“挑大梁”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靓眼的成绩,得益于大数据、工业物联网等技术的加持。
江文介绍,整条1011智能产线仅智能装配就有12个自动化单元,配备了近200台全自动专机、机器人、桁架机器手、电动拧紧轴、视觉识别系统等智能设备,通过运用激光检测、扭矩检测、伺服压装等前沿工艺,使生产过程实现了工艺单元化、通讯标准化、制造协同化、生产数据价值挖掘等。
1011智能产线旁有个监控大屏,则是整个产线的脉搏器,实时监控产线的整体节拍、质量状况、设备异常、设备能耗等,也为下一阶段的效率改善和质量提升提供基础数据。
而MES制造执行系统更好比一个智慧“大脑”,帮助整条生产线实现了面对上万个零部件而有条不紊、顺利进行柔性化生产等智能制造目标。这套系统与ERP、PDM等系统实现了生产计划、电子工艺、质量数据的无缝集成;并通过与PCS、SCADA等控制层系统的连接实现现场自动化设备、装配人员的实时控制与数据交互;从而实现装配过程的柔性化、数字化、智能化。
智能物流系统则由零部件智能重力库、重力库转运AGV、生产线AGV三部分组成。江文介绍,在重力库区域,宗申动力已实施PDM、ERP、MES、SRM等系统,提前5天供应商就可获取采购计划,并于生产前一天将物料送达工厂,进行扫描收货。随后,这些零配件即可自动进入重力库的滚道,自动分配货位入库,根据当天的排产装机计划,搭载在AGV小车自动到达对应的生产线边。
加速发力工业互联网
1011智能产线只是宗申智能化升级的一个缩影。江文称,该工厂还有航发自动生产线、机加MMET、沃尔沃PTU箱体4.0加工线、通机A1自动化装配线等。未来,1012和1013两条自动化线后续也将陆续进行智能化改造。
在这背后,给宗申提供这套智能化改造方案的,是2018年宗申产业集团成立的专门为中小企业赋能的忽米网工业互联网平台。
目前,忽米网为21个行业打造了智能化解决方案,场景覆盖工厂车间、物流仓储、城市交通、产业园区、车联网、城市建设、节能管控等,为其走向全国奠定了基础。忽米网线上平台汇集了全球近15万家注册用户,5万余家企业服务商,连接近20万台工业设备,聚集了近万名国际行业专家,平台订单金额超过10亿元。
2019年第二届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由忽米网牵头建设的,全国首个针对动摩行业的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也已初见成效,吸引1500多家企业入驻,解析总量达到40万条。
未来,宗申动力也将与忽米网一起,就工业大数据、工业APP等方面进行合作。
上游新闻
- 标签:
- 编辑:杨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