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首现“破发” 发行定价重心将下移
6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昊海生科盘中“破发”、久日新材收盘价“破发”。市场人士认为,新股发行定价偏高成为“破发”主要动因,新股定价有望回归理性。科创板保荐跟投等机制有效促进新股价值回归过程,“破发”应是科创板实行市场化定价改革后的正常现象。
定价偏高成“破发”主因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高度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机制下,科创板高效建立并开市,机构对科创板的投资热情高涨,导致不少企业发行价较高。此外,科创板发展迅速,开市后二级市场热度不减。加快软着陆,过渡到相对平稳成熟阶段,有利于增加对企业基本面及估值的理性认识。
亦有券商投行人士分析,从基本面看,“破发”个股并未出现糟糕的情况,首发定价偏高成为“破发”主因。
比如昊海生科,该公司是国内医用生物材料领域知名企业,按照6日收盘价计算,动态市盈率约为41倍,而其港股市盈率在18倍左右。比价效应之下,公司估值回归在情理之内。
同样,久日新材的发行定价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处于较高水平。久日新材原本在新三板挂牌,不久前摘牌时总市值为19.93亿元。即便当前公司股价“破发”,总市值仍接近75亿元。另外,久日新材在A股市场发行价为66.68元/股,对应发行市盈率为42.16倍,高出同期行业平均市盈率1倍以上。
“在市场化定价机制下,出现‘破发’是应有之义。最近几只个股股价回调较多,大家早有心理预期。”前述券商投行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新股“破发”或常态化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科创板在市场化定价基础上出现“破发”是正常现象。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港股市场,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率接近15%,2018年上半年,港股IPO数量称雄全球,与之对应的则是近半新股首日“破发”。
在2009年至2012年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过程中,大量新股“破发”也曾出现。可见只要采用市场化定价机制,就无法回避“破发”这一话题。
“科创板因机制建设到位,所以更有效率地实现了价值回归和价格发现。比如市场上一轮集中‘破发’前后经历了一年半左右时间,而科创板三四个月就实现了,说明机制更有效率。”有专家表示,科创板前五个交易日无涨跌幅限制,此后每个交易日涨跌幅放宽到20%,这些都促使市场价值发现过程提速。
重塑新股发行生态
对科创板投资者而言,不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已提前进入新阶段,对基本面研究的要求更高,精选是未来主基调。付立春说。
从微观层面看,“破发”仅是个股交易过程中价格波动的结果,并不改变个股本身价值。从宏观层面看,“破发”对新股生态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一方面,约束投行等机构在新股发行定价过程中更加理性;另一方面,有望改变新股炒作带来的投机恶习,让市场化定价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专家称,从一定程度上而言,“破发”甚至快速“破发”彰显“买方约束”的巨大作用,说明试点改革市场化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可能让网下和网上打新的行为都更合理、谨慎,会把新股发行定价重心下移。这是一种自动调节、自我约束的市场化力量,这种机制正是注册制和科创板所追求的。”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 标签:
- 编辑:杨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