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彩妆美妆  化妆

《成语里的中国通史》:一部别具一格的中国通史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1-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一部别具一格的中国通史

  《成语里的中国通史》郭志坤 陈雪良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半部论语治天下 图片选自《成语里的中国通史》

  【读书者说】

  我们都是有着强烈历史癖的人,俩人间的学术文化合作长达半个多世纪。当年大学读的都是历史,毕业后工作的岗位尽管不同,但仍坚守在史学这一范围内。同时,兴趣相似,这么多年来,最钟情、最放不下的还是中国史学,阅读和写得最多的也是这一老本行。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历史的缩影

  成语是民间的历史记忆。尽管三言两语,可内容丰富,是浓缩的历史精华片断。“三请诸葛亮”“三顾茅庐”记述的是三国时代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通过民众阅读《三国演义》等小说渐次世俗化,经过民众“添油加醋”式的加工清理,点化成了不一定与历史真实完全相符的历史记忆。又比如“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你去查正史《三国志》,没有这种说法。你去查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没有这种说法。它的出典何在?这就是民众凭借历史记忆进行的再创作,它最初一定是流行于民众口耳的口头文学,后来才被小说家写进《孽海花·第二十九回》中的。“无巧不成书”“说到曹操,曹操就到”等大量的成语都出自这样的民间历史记忆。

  成语中寄寓着民众的憎爱情感。现在我们常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成语,表达对那些爱做小动作,自作聪明、实则蠢笨的家伙的蔑视和愤恨情结。这句成语中的“路人”就是指百姓。有些人好耍小花招,可是,这些小花招连“路人”都骗不了,瞒不过,你还想怎样?不要看“路人”地位低微,但他们有智慧,能识破自以为聪明的人的“司马昭之心”。

  成语是大众的借鉴标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很多成语,就是一面镜子,足以引以为镜。“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说的就是殷要以夏的覆亡为镜,周要以殷亡为镜。成语让更多的人拿起历史这面镜子,照一照“古往”,也照一照“今来”;照一照自我,也照一照他人和社会。

  成语中既然有历史记忆、憎爱情感、借鉴标尺,那么,如果我们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成语编排和串连起来,那岂不就是一部鲜活而富于民众气息的“中国通史”吗?我们读着、写着、想着,产生了一种感悟:民众口口相传的中国成语中,竟然蕴含着一部中国通史。于是,多年前,我们就开始酝酿撰写《成语里的中国通史》。

  在《成语里的中国通史》一书的具体编写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打破王朝体系。王朝体系是一种客观存在,可以说,它是历史的一种时空框架,把王朝体系打破了,历史的时空概念就模糊了,整部历史就会乱成一锅粥。我们是用王朝体系去框成语,从而使成语更富有时空感。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注重成语的语源发掘及该成语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的介绍。比如,“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一成语,那是武王克殷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当时的确需要和平。注重成语的历史真实性。每引述一句成语,或考之于典籍,或引之于神话,或征之于考古材料,决不随意虚构,这是历史的严肃性要求我们的。我们还将同一历史阶段的同类成语加以归并,从而告诉读者这个王朝的特色或特质。比如周代有这样一些成语:“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礼尚往来”“礼贤下士”“礼让为国”“礼不下庶人”等。把这些成语编排在同一章节中,目的是还原周代这样一种历史现场:周代是我国历史上最注重“以礼治国”的时期。我们希望每个历史时期都用成语绘画出有特色的历史拼图来。

  口口相传的成语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

  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说这是一部“别样的中国通史”。“别样”二字渐渐地在我们的脑际清晰起来,体现有四:

  这部“别样的”中国通史,昭示着我们民族和平发展的脉络。我们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这已是世所公认的不争事实。一部成语发展史,生动地记述了我们民族和平发展的脉络。当我们的远古祖先创造“武”字时,明确地表述为“止”“戈”两义的复合,也就是说,“武”是为了不武,“戈”是为了止戈。最初的“国”字是没有外框的,在甲骨文中被写成“或”,表述为成语就是“以戈守土”,我们民族一开始就把武力看成是防卫的手段,与有些国家的侵略性发展武装完全不同。到五帝时代的帝喾时,形成了“允执厥中”的重要观念,这是以“中庸”规定了民族性格,并要求中国必须走和平发展之路。到了商代,商汤见有人“网布四面”明确提出“网开三面”。“网开三面”(也称“网开一面”)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和平精神,对后世影响巨大,唐太宗曾用此作为建设大唐盛世的思想武器。武王灭商后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更是具体生动地表述了中国民众对和平的热爱和向往。《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就把和平精神与礼让观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之后“言归于好”“退避三舍”“同舟共济”“不战而屈人之兵”等,这样一些成语都清晰地体现了我们民族和平发展的脉络。

  这部“别样的”中国通史,表述着中华民族爱国爱民的崇高情怀。中国人的秉性是朴实敦厚的,同时,中国人在爱国爱民的情怀上又是热烈而富于激情的。开天辟地的盘古在完成了他的伟业后,将自己的血、肉、皮、毛全都献出,“化生万物”,作为对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的一种终极回报。“女娲补天”“厚德载物”“夸父逐日”这些成语表达的都是原始人对养育自己的皇天后地的感怀情感。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爱国爱民成了社会的主流文化。大禹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克勤克俭”“一沐三捉发”,商汤的“自我牺牲”,商王朝发展过程中有五代商王在王业衰微后成功实现了“复兴伟业”,孔子的“任重道远”,墨子的“兼爱天下”,孟子的“得民心者得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都是爱国爱民情怀的集中体现。至于苏武的“完节归汉”,高颖的“以天下为己任”,岳飞的“精忠报国”,东林党人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激情满怀,掷地有声。

  这部“别样的”中国通史,反映了我们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易》是五经之首,是中国最具哲学意味的一部传世经典。这部经典有六十四卦,其第一卦称“乾卦”,亦称“龙卦”,在第一卦的《象》传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的“自强不息”这则成语,成了支撑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主心骨,中国人的事情靠中国人自己来办,只要“自强”了,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成语中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卧薪尝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铁杵磨成针”,表述的都是“自强不息”精神。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一文中写过一段激扬文字:“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在这里,司马迁以七大文化名人和《诗经》作者的一大文化群体为例证,用以说明: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可贵之处在于发愤,在于奋斗。有学者以为,司马迁的这段激情文字,就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华发愤图强史。

  这部“别样的中国通史”,充溢着鲜活的中国故事,因此特别的生动有趣。成语的初始是流行于民间的口耳相传的口头文学,每一句成语的背后往往是一则或多则源自生活的、鲜活的中国故事。讲成语与讲中国故事是不可能分割的。将成语组合成中国通史的优势在于生动具体,故事性强。比如“实事求是”一语,如果从一般词义上理解,你可以理解为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理解为人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如果把它看成历史成语,那它就会告诉你这样的中国故事:汉景帝的第二子河间王刘德,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特别重视中华古文献的研究。他是个大藏书家,只要有好书,就“加金帛以招之”,就是出多少钱也要买来。那些有道术之人,“不远千里”而来投奔他。他一半时间在书房中读书,一半时间到各地去考察。人们感到奇怪,为何要这样做?他的回答是:“这叫实事求是,书上得来的不能全算数,只有得到事实印证的,才算真是!”从这一成语中我们读到了刘德其人其事,也读到了有汉一代文风以至政风的变化。还有“自毁长城”一语,不明就里的人还会以为这是一句现代用语,其实,这是一句很有价值的历史成语。此句出自南北朝时期宋国大将檀道济之口“乃坏汝万里长城”。后人将此语简约为“自毁长城”,事实上不久之后宋王朝就灭亡了。由此,“自毁长城”成了一句警世的成语。

  看,由成语缀集成的一部别样的中国通史,有多生动。我们心中久久回荡着的是这样一句言辞:让历史回归民众,民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民众口口相传下来的中国成语,精准地描绘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通史。

   (作者:郭志坤,系上海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编审;陈雪良,系上海教育杂志社原副总编、副编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